定远县政协2015年上半年调研视察报告汇编
    发布时间:2015-07-16 14:4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

(2015年3月31日)

 

根据工作安排,3月17日,在许爱荣副主席带领下,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对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点工作开展概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县委、县政府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支持配合,县农委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落实。调研组认为,目前我县试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探索出了符合我县实际的工作思路,总结了一条成熟的技术方案,培训了一批业务骨干,积累了重要经验。整体工作共五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颁证阶段、归档阶段和验收阶段。截至目前,第一阶段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结束,第二阶段全县已完成农户基本信息公示公告12715户,占试点农户总数的72%,完成农户两图一表签字确认7595户。

这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使命更为特殊。这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目的,已经不是农村改革之初解决经营体制问题,也不是简单的通过确权定纷止争,而是要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承包权益,为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奠定坚实基础,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进而促进土地这个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二是环境条件更为复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人口发生巨大变迁;同时,农民对土地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农村土地问题的敏感性直线上升。三是工作要求更为严格。这次确权登记颁证就是要历史性地全面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要求对每个地块进行实地调查、现场勘测、影像绘图和信息管理。这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聘请有资质的专业队伍。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还有待提高。部分乡镇没有把此项工作列入当前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少数地方存在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

(二)进展还不平衡。二龙乡作为滁州市试点乡工作进展相对较快,其余乡镇作为县试点单位,工作进展相对滞后。

(三)宣传、培训力度还不够。部分群众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表示出不知道、不了解,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宣传范围局限在乡镇干部范围内。部分村组干部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业务流程了解不够,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了解甚少。

(四)经费还欠缺,软件还待定。影响了工作进展。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必须树立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

中央要求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统揽改革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各部门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好。这次确权比一轮承包、二轮延包、税费改革的难度都要大,主要是因为农村土地俏了、人地矛盾多了。确权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既绕不过去,也拖不下去。如果做不好,今后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民财产收入增加等都会受到制约;如果做不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县等都会受到影响。建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彻底摒弃消极等待的观念,增强担当意识,坚定工作信心。

(二)必须把握稳步推进的总体原则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务必要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在确保农村土地关系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上,加快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一是要保护农民权益。首先是要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实行民主公开,尊重农民意愿,坚持通过民主协商妥善解决疑难问题。其次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符合法律政策规定,农民群众认可,应当予以确权的,必须不折不扣地予以确认、登记、颁证。

二是要及时调处纠纷。开展确权登记颁证是一个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的过程。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矛盾分类排查、风险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据。

三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土地适度规模连片,是今后土地经营的必然趋势。在这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要在依法依规、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等办法,为今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好基础。

四是要加强成果运用。要充分运用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成果,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服务和监管。要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要制定政策措施,引导土地规范流转,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依据新的地块信息,及时指导流转双方完善合同,稳定已经形成的规模经营主体,保护先进生产力。

(三)必须强力推进,建立齐抓共促的保障机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政策性强,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必须强力推进,确保试点任务按时完成。一是要完善领导机制;二是要落实经费保障;三是要加强考核督办。建立责任落实和督办考核机制,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层层强化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追究,确保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

 

 

关于定远县藕塘革命纪念园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2015年4月17日)

 

根据工作安排,许爱荣副主席带领部分委员,到藕塘调研藕塘革命纪念园的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藕塘革命纪念园的基本情况

藕塘革命纪念园(即藕塘烈士陵园迁址重建工程),是2011年10月经安徽省民政厅批复(民优函〔2011〕415号)同意定远县藕塘烈士陵园迁址重建的,批复要求:扩建后的藕塘烈士陵园仍隶属民政部门管理;陵园建设起点、品味要高,要庄重、简洁、和谐、富有特色。

项目建设包括纪念区、展览轴、接待区、体验区和儿童娱乐五个部分,项目总占地400亩。按照“分步实施,分期建设”的要求。2012年4月启动一期工程建设及相应的征地拆迁和安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南北入口、展馆、纪念碑、五星广场、展览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4月开展项目用地调查,5月成立藕塘烈士陵园重建工程指挥部。2013年2月完成展馆、纪念碑基础工程。9月完成展馆和纪念碑主体验收。2014年1月墓区建设开工,并开展挡土墙招标工作。2月完成展馆、纪念碑外挂设计图审并开始施工。7月完成一期工程建设。9月完成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2015年1月份完成二期工程各子项目的招投标工作,2月启动工程建设及相应的征地拆迁。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布馆工程、景观工程、绿化工程、路桥工程建设和沙河整治工程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

主管部门要求每个业主单位每天必须派驻一名工作人员在工地现场监督施工,确保所有项目于6月底之前完成。

二、存在问题

(一)工期赶得很急。作为我县“三看三比”的重点工程项目,二期工程要求6月底之前完成,并且每周五召开一次调度会。路桥工人反映,工期催得太紧,水泥工程有保养期,时间不到,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每周一调度,让他们很无奈。

(二)资金紧张。中央和省发改委批准的投资计划资金,不能满足实际工程所需资金,资金紧张,一定程度影响工程进度。虽然县政府催得很紧,但是资金到位不及时,工程推进困难。

三、几点建议

藕塘革命纪念园工程是我县一项较大的项目,影响面大、关注度高,作为一项百年工程,质量是生命,所以我们建议:

(一)工期要赶紧,更要求质量第一。县指挥部工期要求紧可以理解,作为工程,质量要第一,工期为第二,既要工期更要质量。

(二)加强宣传工作。藕塘革命纪念园是一百年工程,但新闻媒体宣传不够,群众的知晓度不高。

(三)文物征集工作要加强。多宣传、多报道,群众知晓度高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多征集文物。同时,新时代新要求,文物征集要有资金支持,现在要求群众无偿奉献文物,已经很难做到。文物征集工作要多宣传,争取群众支持,同时,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关于定远县新能源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视察报告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

(2015年4月21日)

 

根据工作安排,4月21日,由许爱荣副主席带队,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对我县新能源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行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5年项目建设推进计划

新能源是国家鼓励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未来我县加以培育和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发展新能源产业对推动我县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定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县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通过加大项目引进和实施,实现了新能源项目从无到有,发展态势向好的可喜局面。

在2014年底新能源5万千瓦装机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到2015年底,新增新能源装机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万千瓦。争取开工建设光大生物能源(定远)有限公司30MW生物质发电项目,完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工作。

二、目前项目进展情况

(一)风力发电。近年来,通过积极与央企开展合作,我县风力资源开发利用进展迅速,全县计划风电装机容量达300MW以上。目前,龙源电力一期50MW大金山风电场已建成并网发电,累计发电1.95亿千瓦时,其中2014年发电1.1亿千瓦时;二期50MW能仁寺风电场即将建成并网发电。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近年来,先后与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博耳能源江苏有限公司和合肥流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建设1000MW、500MW、200 MW和100 MW地面并网光伏电站项目投资协议。目前,除海润光伏明确暂停定远项目实施外,合肥流明一期4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和滁州天荣一期2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已在市能源局备案。近期几家企业均在准备参加省能源局组织的安徽省2015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配置PPP项目招标,积极争取光伏发电建设指标。

(三)生物质发电。目前,光大生物能源(定远)有限公司30MW生物质发电已完成核准前的各项支撑性文件办理,核准申请报告已通过省能源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近期有望获批。定远县大元能源有限公司9MW生物质发电项目已取得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正在做项目前期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风力发电。一是二期50MW能仁寺风电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较多的困难,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原计划3月底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因民事阻工问题严重,至今还有5台以上机组没有安装。二是三期藕塘片风电项目进展较慢。虽已完成测风工作,但由于风速低,得不到要求,需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延误了项目建设进度。

(二)光伏发电。一是建设指标争取难度大。根据光伏发电现行政策,项目备案权虽然下放到市能源局,但年度建设指标仍在省能源局管理,需通过竞标比选方能取得,不确定因素较大。二是项目选址难。我县虽有约16万亩未利用土地,真正连片的土地很少,能够建设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的地块就更少。又因近两年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原荒山、荒坡现已被当地农户开垦或种植苗木,项目用地矛盾多、难度大。三是电力接入容量小。目前可以接入的变电站只有新建的姜兴变,加上即将建设的韭山变(要到2017年才能投入使用),总的接纳新能源总量为140MW,限制了我县新能源发展。

五、视察组建议

(一)加大项目帮扶力度。要主动搞好服务,积极帮助解决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加快建设,顺利推进。

(二)加强督查调度。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强管理,有序安排建设工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计划。

(三)加强光伏发电项目选址工作论证。建议由县国土部门牵头,乡镇和林业部门配合,开展项目选址工作论证,选准可建光伏发电项目的范围和地块,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四)加强政策研究。针对我县发展光伏发电地面电站受到指标、土地及电力接入等条件制约,建议结合光伏扶贫工作,积极研究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屋顶式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有关政策,培育健康的市场。

(五)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提高乡镇在项目土地征用(租用)工作上的积极性,加大对项目落地的支持力度。建议一是拟建项目在所在地(乡、镇)注册公司,纳入当地规上企业,增加地方税收;二是项目投资按一定比例分别纳入乡镇与招商单位年终招商业绩考核。

 

 

关于定远县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建设和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县政协提案委员会

(2015年4月22日)

 

根据工作安排,4月22日,县政协副主席方世根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常委,对我县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实地参观了连江镇敬老院和县社会福利院,并在民政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并就该项工作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以来,我县紧抓民生工程建设机遇,按照“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多方筹资,建管并举”的原则,对全县农村敬老院及社会福利院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全县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新增土地面积150多亩。截至目前,全县22个敬老院、1个福利院全部得到了新建或改扩建。2015年又争取了3所农村敬老院、300床位改扩建项目。完工后全县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床位将达到4560张,集中供养率将达到56%。截至2015年3月份,全县五保供养对象8058人,其中分散供养五保对象3884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4174人。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3410元,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2560元,均按季度由县财政实行一卡通打卡发放。2014年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县,是安徽省唯一受表彰的县。

二、存在问题

(一)入住率偏低。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之宣传引导不足,已建成的农村养老院和福利院普遍存在入住率低的问题,目前按照民政部门提供的数字,全县五保供养对象8058人,集中供养只有4174人,入住率不足52%,这与上级要求在十二五末集中供养率必须达到70%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二)管理服务人员不足。目前各乡镇敬老院管理人员缺少,工作人员年龄大、文化低,素质不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与供养对象比例为1:20左右,与省里要求1:10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工作人员待遇偏低,人员队伍不稳定。目前,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大都是聘用制,他们每月的平均工资为500-600元,均没有参加各类保险。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五保人员集中供养比例。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乡镇及县民政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加大政策和工作宣传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动员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农村五保对象参加集中供养,提高床位利用率,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稳定人员队伍,调动管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为适应敬老院管理工作的需要,各级都要加大投入,加强敬老院、福利院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及时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切实解决好敬老院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参照相关政策落实其养老、医疗等福利待遇,消除后顾之忧,促使其安心工作,稳定队伍,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三)加强敬老院规范管理。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责,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人性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议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将敬老院列入事业单位,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并将敬老院管理配套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敬老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加大敬老院福利院建设和管理投入。县财政应加大对敬老院和福利院建设管理经费投入,不断改善五保集中供养条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捐助和服务,关心支持社会养老事业。已建成的敬老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一方面可以试行公办民营,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闲置土地,发展院内种养项目,增强敬老院自身发展能力,努力推动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于定远县城区卫生保洁工作情况视察报告

县政协提案委员会

(2015年4月24日)

 

根据工作安排,4月24日,方世根副主席带队对我县城区卫生保洁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先后视察了定远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城区部分垃圾中转站建设运营和南环路公厕改造情况,并沿途察看了道路保洁情况。随后,在城管执法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视察组成员纷纷就卫生保洁、城市综合管理等方面踊跃发言、献计献策。现就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扎实推进“三城联创”工作,在县政府统一部署下,县城管执法局认真谋划县城区卫生保洁工作。2010年7月份,即在范岗乡境内征地240多亩,规划建设了定远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并于2012年12月底全部完成建设,总投入715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800万元。城区内生活垃圾于2012年1月10日进场处理,实行分层摊铺、压实,分单元逐级填埋及覆土,每天喷药除臭灭蝇,循环进行。垃圾渗滤液处理站于2012年8月1日设备试运行,目前日处理量约110吨,处理过的水通过市环境监测站检测,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达标排放,并可直接用于周边农田灌溉和水产养殖,城区及周边乡镇的生活垃圾得到了及时有效地处理。自2014年1月起,又根据县城建成区面积和建设状况,将城区44条主次干道,51条背街后巷,3个广场约245万平方米的道路清扫保洁和12个公厕、10个中转站运行管理及城区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工作,以鲁肃大道为界,分设老城区和新城区两个标段,通过公开招标,以1166万元的总价格交由两家有实力的公司承包经营。运营以来,城区卫生保洁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得到政府和广大市民一致好评。

二、主要做法

(一)合理测算作业经费,严格招标条件,选好一支专业队伍。在科学合理划分标段的基础上,在招标前调查了解了周边县(市、区)环卫作业运行及经费投入情况,结合我县财政实力和环卫作业现状,合理测算作业经费,并采取市场化运作,从投标公司的资质、业绩、设备等方面严格设置招标条件,确保了有实力企业中标运营,为提升保洁质量打下了基础。

(二)始终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规范作业,确保一流作业质量。

日常工作中,中标公司始终把保洁质量放在首位,通过人机结合规范作业,主次干道实现了由“扫”到“洗”的转变,作业道路路面基本见本色,慢道、人行道及时保洁,基本看不见漂浮物和有色垃圾。

一是不定期开展城区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两中标公司分别组建清障专业队伍,对城东新区路网,老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后巷道路两边建筑垃圾、残砖断石、树枝树根、污泥粪便,行道树、线杆周围余土等杂物长年循环清理,全方位整治,清除路障,方便机械和工人作业。

二是长期坚持冲洗路面、降尘,完善保洁设施,提升保洁质量。两家中标公司每天用多功能高压清洗车冲洗作业路面,降低灰尘。老城区由于路窄,行人、车辆较多,利用夜间作业,最大限度减少矛盾。同时加大投入。2014年共投放900只240升垃圾桶,放置主次干道两边,方便居民垃圾投放。

三是机械清扫,垃圾收集桶装车载,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主次干道的快车道以机械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每天出动4辆3吨后装压缩车,将主次干道两边垃圾桶的垃圾直接收到车内压缩,人机结合作业,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二次污染。

(三)加强日常工作监管,严格考评考核,建立一套良性机制

一是制定《道路质量考评办法》,用制度管事。加强对中标公司清扫保洁质量的监督,制定了质量考评办法,每天环卫所安排工作人员分2组,每组2人对作业范围内道路、街巷进行全面巡查督促,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做到一日一督查一结论,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兑现。

二是实行“网格化”管理。环卫质量管理列入“网格化”管理内容之一,实行“五位一体”监督(局领导、监察室、环卫所、执法中队、市民),局领导、监察室的督查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到中标公司并限期整改。

三是充分发挥市民监督作用。背街后巷的环境卫生质量是环卫工作的短板。今年城管部门在51条背街后巷制作了102块环卫公示牌,将清扫保洁人员、监督管理人员等相关信息公示,主动接受市民监督。同时,积极利用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宣传城市管理先进典型和反面案例,先后印制了“致定城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和“城管进校园文明宣传册”等宣传品,不断加强城管执法宣传,统一思想共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四是严格兑现考核结果。2014年度两家中标公司,在主动接受巡查指导补救纠错的同时,城管局环卫所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合同和相关考评办法,进行考评考核。去年底,扣除两家公司19.098万元作业经费,兑现了合同,体现了合同的严肃性。

三、存在问题

(一)宣传不够深入,少数居民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公共卫生设施损坏、丢失较多,随意乱丢、乱扔垃圾现象普遍,不能定点、定时倾倒垃圾,工作反复性较大。

(二)老城区道路窄,停车场地缺位等市政工程不完善等,环卫作业设备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多功能高压清洗车不能正常冲洗,中型扫路机不能清扫,特别是背街后巷居民残砖断石等杂物清理难度大,环卫质量提升不明显。

(三)建筑施工单位道路硬化不到位,建筑材料、施工土石方进出,车轮污染路面,清扫难度大,施工单位抢进度与路面污染矛盾难以解决。

(四)资金不足,环卫人员待遇低,年龄老化,工作能力不足,影响了保洁工作开展。

四、工作建议

(一)继续加大宣传。采取有效形式,在坚持日常管理与宣传相结合,开展城管进校园等活动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城管进社区、进机关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切实明白环境卫生事关每个人的健康,切实提高环卫保洁意识,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重视源头管理。加强垃圾源头监管,强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重点监控城建渣土、餐饮垃圾、商品房装修、洗车修车等行业,督促规范作业,减少垃圾量,确保集中定向运送,减少污染。

(三)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坚持宣传教育为先导,做到执法与宣传、引导、规劝、服务相结合,并不断加大巡查督促力度,努力提升卫生质量。

(四)注重协作配合。注重与规划、环保、住建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超前谋划部署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依靠所在地乡镇、社区的参与支持,合力推进城区环卫工作。

(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投入,不断改善环卫基础设施,充实环卫队伍,完善服务功能。

(六)加强学习交流。在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培训的同时,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学习借鉴外地城市管理先进经验,结合我县实际,不断完善管理方式和模式,促进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关于定远县审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政协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

(2015年5月29日)

 

5月29日,县政协副主席方世根带队对县审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了县审计局审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委员们对2014年以来审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审计监督保障作用有效发挥

2014年以来,审计局按照全覆盖、提质量、强管理、促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变作风,务实创新,履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审计工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共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97项,其中:审计署安排的全国联动项目4个,分别是保障房建设情况跟踪审计、扶贫资金审计、土地出让金及耕地保护情况审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落实情况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6个,财政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24个,政府投资项目审计53个。通过审计,查出违规资金6204.26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53亿元,核减工程决算价款8248.23万元,查补税收791.5万元,促使被审计单位上缴国库预算收入2325.1万元。提交审计专题报告、综合性报告和信息专报94篇,向被审计单位或有关单位提出审计建议123条,编发审计信息150余篇,被各级采用100余篇。

(二)规范程序,创新管理,审计规范化建设逐步加强

一是周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严格执行审计署8号令相关规定,遵循“先方案,后会议,再实施”的原则,对审计项目做充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掌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明确审计的重点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二是强化审计重点环节的管理。严格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实行全局统一调度;强化审计过程监督,制定《定远县审计局项目审理管理办法》《定远县审计局审计业务会议制度》等相关制度,保证审计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三是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审计中的应用和管理。运用OA、AO实现了对被审计单位资料库的更新管理、计划的分解落实、审计现场数据包的传递和交互,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控制管理的效率和效果。2014年,利用计算机审计查处29户县城区规划区范围内企业少缴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689.66万元。

四是强化审计质量责任,加强审计现场管理。加强现场跟踪复核审理工作,促使审计人员认真履行审计职责,把好审计质量关,将审计质量意识贯穿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推动了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

五是加强审计整改,积极推动审计结果公开。坚持审计监督与服务并重,加强审中整改,促进制度完善,积极构建和谐审计关系,树立文明审计好形象;严格审计整改报告制度,督促乡镇、部门(单位)按照规定期限向审计机关报告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审计意见和建议整改情况,提高审计监督效果,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通报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部门预算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促进了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增强审计监督效果。

(三)加强学习,严格管理,审计队伍及作风展现新面貌

一是以专业化建设为重点,抓好审计队伍建设。2014年以来选派1名同志参加审计署举办的计算机中级培训班,选派4名同志参加省厅举办的计算机中级培训班,选派6名同志到重点工作一线挂职锻炼,充分发挥审计骨干“传、帮、带”作用,坚持开展优秀审计项目、优秀审计主审、审计能手评选活动,着力增强“会查、会写、会讲”能力,努力培养核查问题能手、分析研究高手、计算机应用强手。

二是以优化环境为抓手,提升审计影响力。2014年,按照省厅、市局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环境优化工程”,营造“阳光运行、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机制顺畅”的审计工作内外部环境,不断提升审计影响力。进一步明确行政权力名称、行为种类、职权主体、职权依据和办理责任,并对各类权利进行风险点排查,制定防控措施,绘制相应的权利流程图,依法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强力推进审计政务公开。

二、存在问题

(一)审计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年龄结构不合理;

(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审计监督宣传不到位;

(四)审计成果的利用不充分;

(五)审计技术手段和方法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审计监督工作,积极引进素质高,业务精,既懂法律、工程环境保护,又懂计算机的年轻人员,进一步改善审计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

(二)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新常态下,审计部门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有计划的安排审计人员法律知识、经济管理、审计业务、政策法规和计算机知识、写作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管理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三)加大审计宣传力度。按照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审计监督工作要向深度和广度进展,任务越来越重,涉及面越来越广,因此宣传工作必须跟上,要做到成人皆知,消除单位和个人对审计工作的误解,使审计对象积极配合并主动接受审计。

(四)强化审计成果的利用。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审计结果必然逐步公开,越发透明,并被社会公众了解。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必然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高度重视审计结束后成果的综合利用。

(五)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审计应用是提高审计技能、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手段。审计信息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各级领导都应关心重视,要把审计信息建设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大人力、财力支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科技含量,扩大审计覆盖面,挖掘审计深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关于定远县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视察报告

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2015年6月19日)

 

6月19日,县政协副主席严维民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县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在县卫计委和总医院等负责人陪同下,委员们实地察看了县总医院120急救中心、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库、资料室、值班室等,并召开了座谈会,观看了卫生应急宣传片,听取了县卫计委主要负责人关于我县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情况的汇报,委员们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卫计委以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为切入点,多举措强化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体表现在: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

根据《定远县“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通知要求,及时制定了《定远县卫生系统“十二五”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卫生应急专家库,抽调各相关单位业务骨干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县总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华康医院等民营医院和22个乡镇卫生院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相应成立了应急办,确定专人负责。全县已建立起“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

(二)强化工作举措,在完善预案上下功夫

按照“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社会参与”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相互衔接”的原则,县政府分别制定了《定远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定远县救灾防病应急预案》等四个总体预案,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卫生系统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先后制定了26个应急预案、32个技术处理方案,收集整理了54 项制度与35项职责,并汇编成册;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别制定了常用的卫生应急预案,并结合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确保了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

(三)强化专业培训,在提升技能上下功夫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各类应急预案、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等知识培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能力。及时派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并邀请省、市卫生应急专家来定远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培训;每年对县、乡镇、村三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卫生应急信息员队伍人员进行最少2 次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卫生应急技术培训,切实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四)强化实战演练,在临阵操作上下功夫

积极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细菌性痢疾疫情、食物中毒、洪涝灾害救灾防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6次。

(五)强化监测报告,在畅通网络上下功夫

近年来,县卫计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网络设备投入,各网络直报单位电脑设备齐全,网络畅通完好;县疾控中心加强对疫情报告系统管理,及时更新疫情报告系统。全县基层卫生单位全部实现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并及时组织人员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和预警,建立重大事件电话登记、报告制度。此外,对于疫情高发的教育系统,实行常年晨午检制度,开展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实行因病缺课“日统计、日报告”制度。

(六)强化应急保障,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

县政府制定了《定远县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制度》,卫生系统根据《安徽省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录》要求,分别在县总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建立了县卫生应急物资贮备库,贮备库有专人负责管理,在物资使用上严格执行物资调用和管理制度,目前已贮备物资金额达70余万元,统一调配,资源共享,应对突发事件。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满足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要求。

(七)强化健教宣传,在普及常识上下功夫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为卫生应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五进”方案,大力开展卫生应急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在县城繁华地段安装大型户外卫生应急宣传广告牌,扩大卫生应急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印制《卫生应急工作简报》《卫生应急知识手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手册》和各类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品免费发放。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晓度,增强了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八)强化联动机制,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

进一步加强卫生、安监、公安、农业、教育、交通等部门之间合作,充分利用各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建立多部门协调合作的卫生应急工作体系,在信息沟通、联合执法、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等方面形成合力,提高全县卫生应急工作综合防控能力。县卫计委与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人畜共患传染病合作机制、应对气象条件引发公共安全问题的合作机制等,并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形成联动合作单位信息互通,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县总医院未独立设置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卫生应急工作由其他部门兼职负责,人手不足,设备设施不完善,影响工作开展。

(二)县级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政府在卫生应急处置善后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卫生应急工作经费不能满足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三)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未完善,预案体系还不完备,一些已制定的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强,开展日常风险评估不够全面。

(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卫生应急队伍中“核和辐射处置”“中毒处置”“心理救援”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处置设施、设备较为缺乏。个别类别应急队伍装备不能满足应急处置需要。

(五)政府或相关部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及使用制度不健全,卫生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不能满足应急工作实际需要。

(六)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全员培训及公众宣传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应急应用性研究、交流合作等方面较为薄弱。

三、工作建议

(一)突出规划引领。将完善公共卫生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我县卫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规划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整合现有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信息网络等各类应急卫生资源,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和完成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变完善常态化的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形成扁平化管理,层次化结构,真正做到“政府有组织,部门有机构,基层单位有队伍”。 要明确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职责,并不断完善决策指挥体系,加强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部门间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强化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全覆盖、大张旗鼓的加强卫生应急宣传,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指导公众树立卫生应急意识,进一步提高公众自我防护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争取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努力营造公共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经费投入。要形成常态化的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社会各方面投入相结合的卫生应急资金保障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做好防治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以适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要求。

(五)坚持改革创新。紧紧抓住我县“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化应急处置能力运行模式改革,完善预警、信息、监控数字化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六)打造一流队伍。依托现有人力资源,借鉴部队预备役管理模式,组建各级各类卫生应急规范化的专业处置队伍。加强队伍的培训,改善队伍装备,规范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努力打造一批装备合理、训练有素、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

 

 

平安定远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

(2015年6月25日)

 

按照政协年度工作安排,近期,在严维民副主席的带领下,对我县公安系统开展平安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平安定远建设总体现状

今年以来,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735起,破获各类案件157起。共发命案4起,全部破获。共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626起,结案758起,调解544起,查处违法人员128人。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近5万余起。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6起,破获12起,挽回经济损失180余万元。

(一)保持高压态势,以各专项行动为龙头,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持续开展命案必破专项行动,命案侦破率100%。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依法起诉15人,破案12起。结合“利箭—3号”、“利箭—4号”专项行动,破获侵财类犯罪案件54起。抓获各类逃犯110名,获得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开展“守护平安—春季行动”,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2起,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1起,查处行政案件1592起,查处各类赌博案件35起。开展治爆缉枪专项行动,查处涉枪涉爆案件3起,涉爆案件1起,刑事拘留10人。开展“打四害除四害专项行动”,侦办“四黑、四害”类案件17起,其中网上非法销售麻醉箭和弩的案件由公安部挂牌督办。

(二)对症施治,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和措施

全面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接警175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数上升41.67%,经济损失上升61.83%,查纠交通违法行为47495起。全面深化消防安全管理,共接警209次,出警1426人次。全面深化监所管理,看守所收押各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171人,现在押362人。加强人口管理,深入开展户口清理整顿,对16周岁以上未办二代证、一人户、集体户等“三类人员、五类户口”进行清理,截至5月底共清理注销重复登记户口中958人,更正公民主项信息错误726条。

(三)织密网络,强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完善“社会面、城乡社区、内部单位和行业场所、公共安全、视频技术、虚拟社会”六张防护网,强化对“人、地、物、事、组织”等治安要素的动态管控。扎实开展“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全局227名包(驻)村民警深入到全县各村开展工作,建立党委班子联系制度,每名局党委委员牵头负责一至两个新农村示范点,开展“一村一警”和警务室示范创建工作。上半年包村民警走访村民7300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5起,收集案件线索29条,提供便民服务779次,劝说3名在逃人员投案。通过平台预警信息抓获在逃人员35人。2015年新增30个高清探头,预计在2017年前可在全县各乡镇新建监控探头560个。巡控报送互联网情报信息150余条,巡控上报总量位居全市县级网监第一,上半年查处涉网刑事案件5起,刑事拘留6人。

二、平安定远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县平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平安建设组织协调联动机制仍显薄弱。个别乡镇、部门、单位、行业对深化平安定远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创建工作的联动性、创新精神不强。

(二)平安建设基层基础仍显薄弱。城乡防控体系建设力度不大,特别是乡镇一级,工作力量不足,保障水平较低,致使一些工作措施在基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平安建设宣传方面仍显薄弱。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仍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平安定远建设的积极性。

三、深化平安定远建设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平安定远建设目标化。要进一步强化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目标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确保严重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下降,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抓、综治部门具体指导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切实把平安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部门(单位)、落实到责任人。

(三)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设。借鉴“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处突四个环节机制建设,一是严格信访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二是健全完善“三调联动”机制,规范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联调联动机制。三是进一步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对可能引发的涉法涉诉上访事件,提前做好当事人心理疏导、教育稳控、困难救助等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平安定远建设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以平安建设宣传月、“6.26 国际禁毒日”等宣传活动为平台,通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法制宣传月、部门业务培训和例会等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平安建设进乡镇、进机关、进社区、进单位、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全面提升干部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县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县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

(2015年6月25日)

 

按照县政协年度工作安排,6月中旬,严维民副主席带队对县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县检察院、县看守所等单位,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检察院的专题汇报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建议。现汇报如下:

一、法律监督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2012年以来,县检察院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理念,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法律监督工作有力,公平正义得到维护

县人民检察院不断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一是加强了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通过立案监督,有效防止和纠正执法不严的问题,依法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实施法律监督,防止错捕错诉、漏捕漏诉,确保案件不枉不纵。2012年以来,依法监督立案2件,监督撤案2件;纠正漏捕16人,纠正漏诉21人。二是加强了审判活动监督。通过提起抗诉、发出《检察建议》等形式,依法开展审判监督。2012年以来,共办理各类民事申诉案件77件,其中提请滁州市检察院抗诉案件6件7人,发出各类检察建议23件。三是加强了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通过落实检察官信箱等制度,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查活动,建设看守所远程提讯系统,实现了刑事执行检察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的转变。四是加强了国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监督。打造“技侦一体”的立体式智慧型侦查办案新模式,注重发现和查办滥用公权背后隐藏的职务犯罪行为。2012年以来,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71件91人,其中贪污贿赂案件51件64人,渎职侵权案件20件27人。

(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监督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抓理念转变,强化法律监督意识。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检察职业道德等教育活动,强化法律监督意识,增强了检察干警依法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抓学习培训,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围绕“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批次组织干警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三是抓人才培养,建设优秀检察队伍,目前县检察院在职干警76人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达64人,有5人取得硕士学位,取得检察官资格的55人,法警6人。

(三)监督机制有创新,内部监督有制约

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制约。通过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举报、侦查、批捕、起诉不同诉讼环节的相互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侦查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全面推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等举措,有效防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不规范、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在依法向人代会报告年度检察工作的基础上,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观摩庭审,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深化检察长接待日活动,开通检察长电子信箱,促进了法律监督工作的公开透明。三是推行检务公开。在全省率先建成“一站式”检务公开服务大厅,完成了检察机关门户网站改造,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和手机短信平台,把新媒体作为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实现了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从“自觉公开”到“制度公开”的成功转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县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成绩显著,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监督的意识有待增强

一方面,少数检察干警对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责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监督氛围还不够浓厚,有的部门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监督的意识不强。

(二)法律监督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一是法律监督工作开展还较为被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及外部协调配合机制建设步伐不快,监督线索来源不多、监督信息掌握不全、同步监督乏力。二是监督方式比较单一。依赖于侦查机关的移送材料,监督视野较为狭窄。三是监督力度有待加强。受公检法三家的业务考核指标限制,被监督单位难免存在抵触情绪。

(三)法律监督的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干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一些新招录的年轻干警的监督能力和经验不足,对执法、司法活动中的违法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者有所发现但提出的监督意见、抗诉质量不高。二是办理的部分案件的社会效果还不够理想。刑事、行政抗诉案件偏少,对简易程序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以及审判活动的监督都还比较薄弱。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不断提高监督质量

加大对立案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的工作力度。一是要全方位开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监督,着力改变民事审判监督相对薄弱的状况。二是着力监督对严重刑事犯罪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该立案而不立案、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三是着力监督刑罚的执行及监管,依法纠正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做好纠防超期羁押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大抗诉力度,提高抗诉质量,依法监督纠正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五是进一步加强自侦案件的监督,做到依法办案,保障人权。六是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开展必要的专项监督活动,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深入推进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监督实效

完善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行为要加大追究力度。继续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推行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深化检务公开。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制度规范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把执法活动纳入制度的有效约束之中。正确处理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纪检监察机关的关系,既要分工负责,又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做到监督中有配合、配合中有监督,严格公正执法、畅通诉讼渠道,提高监督实效。

(三)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监督能力

当前,刑事犯罪案件仍处高发阶段,导致县检察院干警客观上忙于办案,忽视了监督工作。建议县检察院要继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调整和加强检察官队伍,克服重办案、轻监督,重配合、轻制约的观念。努力提高青年干警政治思想和检察业务素质,建设一支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的检察官队伍。

(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不断优化监督环境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法律监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和检务公开制度,完善检察权内部监督机制,推行检务督察制度,细化执法责任查究制度,保障法律监督活动规范进行。进一步健全科学的法律监督工作考核机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充分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做到检力下沉,不断延伸检察触角,开阔监督视野,创新监督思路,拓展监督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