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2011年7月26日)
近日,在县政协副主席张玲带领下,学习文史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县廉租住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廉租住房工作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大工程,更是一件解民忧、顺民心、合民意的德政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彰显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一、廉租房工作基本情况
自2007年实施此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在县住建局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具体推进此项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1、严把廉租住房准入关。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确定保障对象,对照三个条件,即保障城镇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元以下、人均住房面积在15m2以内且为城镇户口的居民才可到所在居委会申请,并由社区、镇政府、县住房保障办公室核准和公示,做到“三次审核、三次公示”。确保保障性住房优先用于最困难、最需要的家庭。
2、有序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从2007年至2011年上半年,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共3195户,9696人,发放租金补贴1405万元。几年来,经动态管理,确保准确无误,使退出保障家庭达478户。
3、创新开展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实行“租售并举”的方针,进行两次公开摇号方式确定633户符合条件家庭入住楼层房号,现已有616户入住,入住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如名仕嘉园廉租房,小区设备有健身器材、花坛等,外部环境较优越。
4、完成廉租住房建设任务。采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补助与地方财政资金配套的办法,共投资了四个项目:东方明珠廉租房项目,名仕嘉园廉租房项目,合蚌路示范街廉租房项目和东园大市场廉租房项目,共争取中央资金2028万元。(1)2008年廉租房建设项目共计3幢250套,建筑面积1.25万m2。(2)2009年廉租房建设项目共计6幢500套,建筑面积2.5万m2。(3)2011年新建廉租住房216套,在鲁肃大道,城东新区与老城区交接处,设计每套面积为49.54m2,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一梯两户居住型,使用面积在38m2。
5、努力建设精品工程。在工程建设中,运行项目管理制度,严把项目招标关、建设施工关、工程监理关和竣工验收关。同时还派房改办副主任和两名业务骨干任廉租房业务代表,常驻工地监督。严格按市级优质工程“琅琊杯”标准,实现我县廉租房工程小区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二、廉租房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纵观我县这几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离党和政府提出的“居者有所居”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亟待解决。
1、土地征收尚需完善。廉租房建设用地征收工作尚未完成,导致部分项目施工围墙无法拉建,存在施工安全隐患。
2、建设用地指标短缺。致使廉租房土地使用证,施工许可证等无法办理,报建手续无法完善。
3、动态管理难度较大。住房保障对象是根据居民收入水平来确定。由于居民收入是可变的,且隐性收入难以确定,造成动态管理困难
4、分配不公依然存在。由于工作责任心的缺失,把握尺度不当,造成应该享受的家庭没有享受到,而不该享受的家庭却享受了,滋生了不满情绪,形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三、做好廉租房工作的几点建议
廉租住房工作涉及民生,关乎民心。为了加强廉租房保障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使符合条件的群众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的心中,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切实加强领导。领导小组切实负责起责任,制订好享受待遇户硬性条件和相关政策,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可否把收入提高到人均500元以下,扩大保障面。要进行一户一户核实,真正使特困户享受到廉租房的待遇,使一些较富裕户退出,使党和政府的政策在基层更好地落实。
2、资金及时到位。特别是地方配套资金,政府要根据有关规定,一分不少地拨付到位,用于廉租房小区建设和设施,使弱势群体住上温馨、舒适的房子,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财政部门要根据工程进展,及时足额地拨付资金,房改办要用好资金,保证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3、优先安排土地指标。要优先为廉租房解决建设土地指标,尽快为已建成的小区办理土地证、规划证等相关手续,确保用地合法,使困难户住的放心、生活的舒心。
4、按时完成任务。要采取倒计时工作制,根据设计图纸上工程量进行任务分解,制定《工程进度日程表》,将工程进度落实到位,实行日评周查月检,确保工程按时完工,确保廉租房住户早日入住,尽快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