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饮用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查
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2009年9月16日)
根据县政协的工作安排,由许爱荣、张玲副主席带领学习文史委同志和部分政协委员、文史委员一行8人,于8月11-20日,分别到县水务局、发改委、环保局、自来水厂、马桥污水处理厂、岱山水库、桑涧水库、城北水库、泉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进行饮用水资源调研,听取了有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视察了城北、岱山、桑涧水库水面、定城友谊村斋朗路垃圾堆放场、废品收购点、马桥污水处理厂、泉盛污水处理站等地,全面了解我县饮用水资源情况,重点调查了城北水库饮用水资源保护情况及马桥污水处理站项目建设情况。经过为期10天的调研,使之感悟到,县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非常重要,是关系到全县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势在必行,必须引起各级组织高度重视。
我县饮用水资源的基本现状
我县年均降水量为920.9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00m3,占全省人均占有量2309m3的三分之一,属严重缺水地区。城北水库是定城人民饮用水来源库,来水面积59.5km2,兴利库容1770万m3,地表水年径流量每年约有400-500万m3,是一座以城镇供水为主的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供应定城13万人的生活饮水和企事业单位生产、生活用水,目前日供水量平均为2万m3,今年最高日供水量已达2.4万m3,年用水量约700万m3,年缺水量200万m3,年缺水时间约60天左右,属资源缺乏型水源。经检测,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级标准。
据调查,我县饮用水资源情况可分三类:一类是由水务局规划2007年开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了15座自来水厂,日供应能力达7.4万m3,就是经过加工生产出来符合人饮用的水,其处理措施和县自来水厂的水处理相似,饮用城北、桑涧、岱山、双河、芝麻、蔡桥、青春、大余、黄山、墩子王、界牌、齐顾郑、新集等13座水库约有40万人;二类是80年代开始的由乡镇自建的12座自来水厂,如八一、西卅店、七里塘、年家岗、朱湾、站岗、九梓、二龙、高塘、拂晓、岱山、三和集镇等街道镇,未经消毒的地下井水,约有20.05万人饮用;三类是一些偏远乡村人饮用着自然地下井水,就是农民自己打的井,水质较差,约有25万人。
全县饮用水水源大部分在水量相对充足的中型水库,所以保护中型水库水源非常重要。2009年8月10日县环境监测站对全县15个水厂水源地水库水质取样监测,岱山、仓东、墩子王、界牌四座水库达到Ⅲ类水标准,目前正在整改。其他各水库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但有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网箱养殖密度较大的水库,透明度下降,富营养化程度增大,尤其是雨量偏小、枯水季节时,表现更为突出,如岱山和蔡桥两座水库。
为抓好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县政府为马桥污水处理厂项目征地43.6亩,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万m3。共有两条生产线,每条日处理1.5万m3。并与上海国清水务有限公司于2007年6月18日签订了协议,污水排放标准为一级A排放标准,经营期限30年。2007年8月26日开工,2008年10月30日顺利进水,正式投入试运行生产。泉盛化工有限公司也投资400多万元,于2009年4月份建成污水处理站。
保护饮用水资源的矛盾凸现
根据我县饮用水资源的现状,未能完全达到供水要求,水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水源地处于不安全状态,水源污染和保护矛盾仍然显现。
1、全县饮水资源库全部承包给个人。我县所有的水库几乎都承包给个人,对饮水源保护极为不利。水库管理处收取承包费,用于工人发工资等项支出,弥补其经费不足。这样水库承包给个人用于经营,经营者必然加大投入,投放大量的精饲料,以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岱山水库的网箱曾经达到600多个。桑涧水库大量放养鹅鸭等,就连定城十几万人“大水缸”也不例外,每年承包费10.2万元,承包户养殖鱼、蟹等,所以全县水资源环境保护难有着共性的问题。
2、人们对饮水资源保护认识不到位。每天忙于学习工作生活,衣食住行考虑都少,渴了有水喝,饿了有饭吃。没考虑到水源污染,淡化了饮用水源保护。
3、少数人仍在做违背社会公德的事。为了赚钱和生活,有少数户在水库上游放养鸡鹅鸭,搞网箱养殖;还有人在水库中游泳、洗衣服,在上游水稻田施化肥、打农药、施除草剂等,自己残害自己。
4、点源污染有垃圾场及废品收购点。定城的垃圾堆放场建于1989年,垃圾堆放在城北水库和桑涧水库的分水岭上,即城北水库上游友谊村斋朗路上,基本上为自然堆放,没有任何覆盖设施。现在的垃圾堆放场长约250米、宽70米、高21米,堆放量约21万立方米,夏季高温季节,气味极其难闻,遇到雨季或汛期,垃圾场污水流入城北和桑涧两座水库。定城友谊村地处城北水库上游,有关单位汇报说是取缔了有安全隐患的7家废品收购站。我们去看时,定斋路边大部分已取缔,但还剩下几家仍在收购废品,再往路东多走几米,却发现了令人吃惊的现象,居民区内有20多家废品收购站,各种废品堆积如山,大小车辆出入繁忙。几十家废品收购站没有任何无害化处理设施,下大雨时,各种废品形成的污水将被全部冲入城北水库,尤其是重金属的污染对人体危害更大。
5、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污染隐患依然存在。库区内的网箱、鱼塘等设施处在一级保护区。其范围即以饮用水取水口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地。有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二级保护区就更不用讲了,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去桑涧水库时正看到工人在围网内捕鱼,7-8条渔船排出大量油污,使水面上油珠滚滚。其实几乎所有水库都有网箱养殖等活动,水源处于不安全状态,水质存在安全隐患。而库区内还有网箱、鱼塘、居民生活、废品收购站、厕所和畜禽圈舍等设施。更有少数屠宰户,将牲畜垃圾直接向库面倾倒。
6、径流区域内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面源污染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指标有27项都属Ⅲ类,不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Ⅱ类标准”的要求。我们县的大部分饮用水源地控制来水范围在浅山水,水土流失输送大量泥沙淤积水库的同时,将化肥、农药、生活垃圾带入饮用水水源地。尤其是岱山水库最为严重,其周边山体被大面积开荒,种植花生、山芋等作物,每逢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随着水流入水库,造成水体混浊,同时流入的还有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污染物,直接污染池河、拂晓两地的饮用水水源。
7、养殖造成点源污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定城城北水库流域范围内包括友谊村、光明村、定西村等规模养鸡场、养猪场达10多家,养殖场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这些污染物排放进入上游水系,有的甚至直接流入城北水库。岱山水库上游有两家大型养猪场,上千头猪产生垃圾、污水没有任何无害化处理措施,虽然是在渠道上养猪,不是直接排放污水进水库,但一下雨还是全部冲入岱山水库。其它水源地也都有此现象,令人吃惊。
8、定城排污总管道不通畅。城内排污管道未能对接连网,造成进厂污水量不高。定城污水管网规划长度为81.5公里,现在已完成45.9公里。严桥路、阴陵路、环湖东路、定斋路等路段未能接入污水总管道。现在每天进入污水厂只有5000吨,远远达不到污水处理厂一条线日处理1.5万吨的要求,所以现在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调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水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我们去时正看到污水处理厂人员从外面拉猪粪对里投放,猪粪释放出的臭气熏人,看着让人着急。一方面城市污水不能处理,直接排放,污染了池河水系;另一方面国家投资几千万元不能发挥效益,正在闲置浪费。
保护饮用水源所采取的措施
饮用水资源保护是政府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决不能掉以轻心,政府也多次要求加强对饮用水资源保护工作。
1、加大宣传,增强意识。加大对《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印发了《宣传手册》,张贴定远县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的通知》,并在库区设置水源保护警示牌和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增强人民保护水源意识。
2、制订方案,明确责任。为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资源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县里成立以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研究、布置,协调重大事项,并明确县水务局为牵头单位,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水源保护。
3、依照法律,集中整治。开展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专项行动,对威胁饮用水源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⑴对影响黄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安全的程桥炼铜厂进行关闭;⑵定期对全县每个水库饮用水进行监测,及时向县政府汇报。水质差的,书面告知乡镇,对桑涧、池河、仓镇自来水厂存在的安全隐患,分别提出整改意见;⑶加强对造成水污染事件查处,处理高速公路吴圩生活服务区超标排污和中盐东兴公司管道破裂导致两起水污染纠纷。
4、依法规划,确定护区。根据定城城北水库及周边实际情况,县政府对定城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⑴一级保护区范围:以饮用水取水口为中心,500米距离半径的范围之内为一级保护区;⑵二级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外和入库河流的入口上溯3000米水域以及正常蓄水水位线以上200m及入库河流3000米河道两侧纵深200米范围为二级保护区;⑶三级保护区范围:二级保护区河道上溯5000米水域以及两侧200米区域内。
5、筹集资金,建厂治污。县政府积极申报项目,千方百计筹资,努力与外商合作,建成了马桥污水处理厂,该项目于2008年10月30日建厂成功,正式投入生产。县炉桥泉盛化工有限公司也多方集资,建成了污水处理站,于2009年4月份投产。
保护饮用水资源的规划设想
由于农业和农村的点源、面源污染,以及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地表水污染呈加重趋势。池河干流的马桥坝水质多在Ⅲ类以上,干旱期间在V类以上,定城的城北水库的安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县又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所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而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
1、加强宣传,提高了饮水源保护意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宣传媒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使爱水、惜水、保护水意识深入人心。要学习报纸刊登过甘肃省敦煌市到处都是“饮用水保护就是保护我们生命线”的标语口号,可见这地区用水保护水意识多强,尤其是领导干部和执法管理人员,更应增强对全县水资源的严峻形势的足够认识,增加危机感和责任感。
2、加强领导,增设饮用水源管理机构。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以后,还要设立专门饮用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组成专人办公,协调全县饮用水工作,全面管理好城北、芝麻、岱山、双河、桑涧、新集、墩子王、界牌、蔡桥、青春、大余、黄山、齐顾郑水库等饮水源,查处一切水污染源违法行为,根据《水利法》重点打击破坏水资源行为,使全县人民饮上放心水,用上安全水。
3、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按照各部门分职责分工,加强对饮用水资源保护。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应责令拆除。定城自来水取水口以东至定斋路西的建筑物,应予以拆除,防止污水直接排入城北水库。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其他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逐步取消水库对外承包合同,承包到期一个收回一个,尤其是城北“大水缸”一年承包费10.2万元,财政可补贴,使饮用水源管理权回归到“母亲”怀抱,做到适度养殖,杜绝网箱养鱼,净化水质,使之达到芝麻水库泉水水质标准,使定城人民喝上更健康水。
4、科学规划,建设水源隔离防护设施。控制面流污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如城北水库库面上游周边有25个村庄,有群众居住,就必然有污染,可制订规划,逐步搬迁,所以必须综合治理。一是利用现有塘口上设阶梯“串塘”,对水库上游村庄集中居住地的污水进行集中,沉淀过滤。友谊村的包家村民组沿库面一带,已开工建设塘口8处,面积20亩,包家户村民组有50户约300人,家门口有养鸡、养猪、养鹅等,用“串塘”很好地解决了村民的生活污水和养殖带来的污染,能够避免直接排放。二是实施农田退耕,已发滩涂权属证件应逐步取消,实施生态湿地建设,种植挺水植物,加快城北水库周边涵养林的建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三是水库流域范围内广泛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对养殖场等产生的污染实行无害化处理,清除面流污染。四是定城镇友谊村的废品收购站,必须尽快全部清理干净。五是对全县饮用水库进行三级保护区划分,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使全县人民吃上放心水。
5、迅速策划,加快垃圾厂的建设。城北水库上游的垃圾堆放场一直是定城人关心的热点,它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我们的饮用水水源。只要一下雨,污水直接流入水库,是人们一提到这事就头疼的事,要加快推进新的垃圾填埋场的重新选址建设,争取早日启用。打造一个诚信政府、为民办事政府,对旧垃圾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争取国家水源地保护项目经费,彻底解决垃圾场污染问题。
6、制订规划,加强农村集镇饮水管理。全县有12个小型自来水厂,比原始井水稍科学点,政府要加大投入,逐步改善小自来水厂。对水质经常化验,通报社会,水质特差的坚决取缔,防止对人的危害。对原始井水,水务、环保、卫生部门要经常检查饮用水水质安全情况,并要加大投入,改造农村饮用水卫生,确保人民生活饮水安全。
7、加强督查,促进水管网施工进度。按照国家要求,要尽快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效益。我县的污水处理厂、中盐公司、泉盛污水处理站都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并与省厅联网,通过这个系统,对重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行适时监控。要组织相关部门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督查,加快污水管网的施工进度,让污水处理厂尽快正常运行,发挥效益。一是加快严桥路、阴陵路、合蚌路、西大街、环湖东路等污水管网的建设工程。二是尽快完成定斋路管网地面工作,让定斋路以东、东城路以西、幸福路以北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与城市污水管网对接,防止污水漫过定斋路,进入城北水库。三是尽快做好城东新区管网的规划及设计论证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