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天 我们必须重视学前教育
    发布时间:2011-10-20 10:09

——关于我县学前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定远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20111015日)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学前教育公办、民办齐头并进、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县学前教育怎么样

1、规划具体、目标明确。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在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县政府已出台了《定远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责已经明确,工作机制已经建立,一个以公办幼儿园、低收费的普惠制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系正在按计划实施中。

2、初具规模、初现成效。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80所(其中公办园44所,民办园36所)、幼儿园教职工500余名(在编285人,其余为聘用人员)、在园幼儿16596名,占全县3-6岁适龄幼儿的52.6%

3、城乡差距、优劣明显。现有的8所市级一、二类达标幼儿园全在县城;县城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玩教具、师资力量、管理能力等办学条件显著好于乡镇

4、依附为主、独立较少。全县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仅有县示范幼儿园一所,各乡镇均无独立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县域内公办幼儿园主要以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主,占据现有幼儿教育近70%的份额。

 

二、学前教育的困扰所在

从目前的现状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县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幼教队伍专业水平低、体制不规范、幼教“小学化”现象等,仍是困扰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

1、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不丰富。按国家相关规定:每3万人应有一所9个班建制的公办幼儿园,但我县现有公办幼儿园数量不算少,但上规模、达标准的不足三份之一,县城最好的市级一类示范幼儿园也存在室外活动软地较小、大型娱乐设施偏少等硬件短缺问题;其他小学附属的公办幼儿园更是存在占地面积小、经费投入少、被边缘化等问题,致使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教学器材简陋、量少、不配套,有室外活动软地、大型娱乐设施的幼儿园寥寥无几。无法实施国家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很难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多方面需求。

2、机制不活、师资队伍不健全。我县幼儿教师主要来源于小学教师分流,缺教现象严重;幼教专业教师比例较小,为数不多的幼教专业教师主要集中在县示范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自聘教师比例较大(县示范幼儿园也在50%左右),工资、福利待遇各不相同;私立幼儿园的教师队伍更是学历、待遇参差不齐,初中毕业生大有人在。体现我县幼儿教育用人机制不活、不规范,缺少统一的聘用、培训机制和保障与激励政策。

3、管理不严、教育体制不规范。目前我县只有县示范幼儿园是独立的公办幼儿园,小学附属幼儿园是我县学前教育的主体,这种体制容易形成学前教育被“小学化”、被边缘化,国家已明确要求小学附属幼儿园应分离出来独立办园,我县虽已制定规划,但没有具体细化实施对象与实施办法。

4、认识不清、农村幼教不乐观。由于农村幼儿教育资源显著少于县城或较大的集镇,加之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我县近半数(45%左右)的适龄幼儿不能享受学前教育,且99%分布在农村,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能上学前班就是最大的幸事。

 

三、为了明天,我们需要做什么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祖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定远的明天更美好,各级政府应当担当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是关键。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从小看大,人的思维定向是在婴幼儿时期逐步形成的,人的创新意识与幼儿时期的生存环境关系密切;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把孩子誉为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的骄傲。那么,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应该清楚,我们该为孩子做点什么、留点什么,我们更应该清楚。各级领导干部是各地民生工程的决策者,必须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性,在发展区域经济、布局民生工程的同时,要想到我们的孩子,优先布局、规划学前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因此,我县各级政府应抓住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的契机,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干群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为实施定远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造舆论氛围和思想基础。

2、统筹规划完善体系是基础。针对我县学前教育现状,结合国家、省对学前教育布局的具体要求,摸清家底,统筹规划。一是摸清22个乡镇及所属较大集镇的幼儿园分布及资源配置情况、运行体制等。二是制定小学附属幼儿园分离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人、财、物隶属关系,运用撤、并、转等手段,组建相对独立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和较大集镇的公办幼儿园或私办普惠制幼儿园。三是结合新农村规划、集镇规划,预留相应规模的学前教育用地。四是在较大的村中心小学附近,通过整合、置换土地资源等方式,规划布局相应规模的村幼儿园。五是县城所在地的上规模商品房开发区(如上东城、生态公园商住区等),必须统一规划建设规模相适应的标准幼儿园。初步完善我县学前教育体系布局,为均衡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方便幼儿就近上学、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增加投入均衡资源是重点。各级政府要依据定远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逐年增加学前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实现学前教育经费切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强化政府是责任主体的职能作用;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抓住国家、省增加学前教育投入的契机,积极争取、整合相关项目资金,纳入专户管理,统筹安排基础建设、保教设施设备、玩教具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确保三年内每一个乡镇所在地有一所规模适应需求、设施设备上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各乡镇所属的教大集镇有一所公办或私办普惠制幼儿园;县城所在地每3万人有一所地点适中、市标一类以上示范幼儿园。

支持县示范幼儿园创建省级一类园(目前全市只有两所省一类园),打造我县学前教育亮点,为提升我县学前教育水平开展保教示范。同时结合县城学前教育规划,将县示范幼儿园重新选址新建,把现在的幼儿园办成我县教学培训实验基地,大幅度减少招生规模,从而杜绝周边环境不畅带来的安全隐患。

4、完善机制强化建设是动力。从现状看我县幼师队伍急待加强。县政府及县教育主管部门:一要完善幼师招聘机制,严把公办幼教入口关,适度增加年度幼师招聘比例,逐步改善幼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二要制定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县示范幼儿园现有的幼师专用人才,采用跟班实习、幼教理论讲座,园长培训班等形式,有计划的轮训在岗教师和幼儿园园长;并和省内外大专院校合作,利用寒暑假,开展幼教专业资格委培。三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符合招聘条件的无编在岗幼教参加本专业公开招聘,使热爱幼教事业的中青年无编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只有完善人才引进、队伍培训与使用机制,才能不断优化我县幼师队伍;只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关注个体差异、保教结合、寓教于乐”的幼儿教育理念达到贯彻。

5、细化政策多措并举是保障。县政府及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对现有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依据我县幼儿学前教育总体规划,细化管理、扶持政策,该关停的关停,该扶持改造的扶持改造,力争把有基础的民办幼儿园办成低收费的普惠制幼儿园,并保障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园和新办有特色的幼儿园,以适应不同家庭的社会需求。

6、加强指导科学施教是要义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督导,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严禁“小学化”的教育模式。指导各级各类幼儿园端正办园指导思想,加强幼儿园之间教学交流,推广县示范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与教学模式,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保教环境;定期和幼儿家长交流,满足幼儿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建立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体系。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源泉和动力。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这项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当前,我县学前教育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我们相信,有《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指引,各级政府通过强化责任主体作用,这项民生工程、公益性事业一定能按规划实施好,学前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