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论坛材料之五)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一直倍受关注,是因为城市的大建设、大发展就是城市面积(规模)的扩大,城市高度的增加,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和密度的提高,这一切都意味着对于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城市交通功能依赖也越来越强。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城区道路已经跟不上定远快速发展的节拍,如何做好“路”文章,提升城市品位是县政协十分关注的课题。我们通过专题调研,分析了我县城区道路建设现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一、我县城区道路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与提升定城的城市化水平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坚持为民办实事,从2003年开始,加大投入进行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5亿元,新建、改建道路57公里,道路面积达到1.14平方公里,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此外,随着县城规模扩大,城市建设已跨过合蚌路向东发展,合蚌路作为南北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已逐步演变为城市内部道路,为解决过境车辆与城市交通矛盾,县政府正在规划建设外环路。在做好城市主干道路的同时,县委、县政府把群众最关心、最急切解决的街、巷、路分批分期进行改造,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把道路改造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花园湖周边等地区居民密度大,道路设施差,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城市80%以上的街、巷、路得以改造,完成硬化、亮化。然而,作为我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定城,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存在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欠帐较多的问题,城区道路建设的相对滞后与突飞猛进的人流、车流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我县城区建设形成三大块:老城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城东新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工业园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
——老城区路网建设现状。定远县老城区,东起合蚌路,西至西外环路,北到城北水库、三中,南至南门石膏矿以南定城镇工业园区。东西约4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用地10平方公里。定远县老城区集中了全县最好的学校、医院,生活服务设施较为齐全,但道路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是路网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主干道路网密度较低,路面狭窄,断头路多,瓶颈路多,人行道设施落后。南北向道路东城路、曲阳路尚未贯通。东西向道路中,城北半侧路网间距较小,南半侧东西向道路基本为零,1.6公里长严桥路基本无路与其连接。我县城市道路丁字路口多(曲阳路、东城路南端、人民路、迎宾路西端),一般道路只是一块板双车道形式。同时,道路功能不清,生活区道路与主干道直接相连,交通干道也是商业街的现象突出(如东大街、人民路),使主干道的交通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支路建设滞后,支路存在少、弯、窄、堵等突出问题,背街小巷违章建筑和摊点占道普遍,很难承担起有效的交通分流功能。二是停车设施不配套。由于过去对停车需求的估计不足,缺乏配建停车设施用地的规划,导致停车场匮乏,大多停车泊位在路边划线临时布设,致使占道停车和路内停车现象比比皆是,占用了有限的道路资源,严重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路段在高峰时期的阻塞。如曲阳路及东西大街,每到学生上学、放学时间,道路拥堵十分严重,交通混乱状况十分突出。道路交通秩序混乱,直接影响城市安全、城市环境和城市效率。三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质量较差,给排水等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公共绿化地和居民健身场所。多数道路的机非隔离仍用交通标线区分,安全系数不高。部分交叉路口未设人行横道线、减速标志,少数交叉路口或未设信号灯、或信号灯不完善、或信号周期不科学。
——城东新区路网建设现状。城东新区是规划的政务新区,建成的核心区约1.0平方米公里,路网结构合理,道路均为新竣工的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齐全。东西向的道路有幸福东路、长征路和迎宾路,道路长度约1.0公里;南北向道路有范岗路和程桥路,建成长度范岗路1.5公里,程桥路1.0公里。
——工业园区路网建设现状。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约13.0平方公里,现建的道路区域面积约6.0平方公里,路网结构合理,道路均为新竣工的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齐全。东西向的道路有纬一路(暂名,下同)、纬二路、纬三路、曲阳东路、桑涧路、南侧支路和北侧支路;南北向道路有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和双庙路,建成道路总长约18.3公里,经四路和曲阳东路延伸段正在施工。
在城东新区和工业园区路网建设中,仍存在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尚需进一步完善,道路级别档次仍有提高空间,具有预见性、前瞻性的大手笔道路设计不多等问题。
二、从着力提升定城的城市品位出发,加快城市道路规划建设
城区道路是城市品位的直接反映。上个世纪末,曾经有一位外国学者预言,下一个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正如期迎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区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一)老城区道路规划建设
1、规划目标
(1)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居环境为目标,打造高效、安全、舒适、方便的城市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
(2)结合定远县城现有道路情况,完善道路网,提高路面质量,亮化、绿化、美化道路。
(3)加强公共交通规划,为出行者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2、道路系统控制
定远县老城区现在道路网路基本形成,规划道路系统分为四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老城区逐条道路规划建设意见详见附件一。
主干路:本规划区内主干路有曲阳路、长征路、东城路、合蚌路,红线宽度33-54米;
次干路:东大街、西大街、市场路、严桥路、黎明路、南环路、迎宾路、定炉路、沿湖路、工厂路。
支路:主要用于局部地段的用地划分和局部地块的交通出入,满足各功能分区内部的日常交通要求,宽度9-15米,多为一块板形式。
快速路:西环路,红线宽度为50米,中间5米绿化带。
在老城区道路建设中,要把背街小巷的改造提质与加大支路建设、完善路网结构结合起来。道路建设要逐步调整重心,突出以背街小巷、支路建设为重点。背街小巷的改造提质要注重其交通分流功能的承担,让背街小巷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疏散交通流量的作用,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得更为科学更为完美。
(二)城东新区道路规划建设
1、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区内部城市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主干道(现状为公路,远期为主要干道)、次干道及支路。城东新区道路系统具体规划建设意见方案详见附件二。
(1)主干道系统
以三块板为主,红线宽度一般为40-60米,必要时可设中央分隔带。严格控制主干道沿街两侧用地的出入口,平交路口应进行路口渠化,规划区内主干道共计六条,总长度14.58公里。
规划区南北向主干道共3条,分别为范岗北路、建设北路、东三路。
规划区东西向主干道3条,为北环路、长征东路、定滁路(远期)。
(2)次干道系统
以三块板为主,红线宽度为25-40米。规划区内次干道共计四条,总长度7.45公里。
规划区南北向次干道共2条,分别为程桥路、东二路。
规划区东西向次干道共2条,分别为幸福东路、迎宾东路。
(3)支路系统
支路红线宽度为18-25米,道路断面均为一块板形式。
2、静态交通设施
规划社会停车场5处,总计3.53公顷,泊车位数1177辆,具体方案详见附件三。
3、道路景观风貌规划
城区道路与郊外公路、乡间小路的本质区别是它必须同道路两边的建筑物、人文及自然景观构成和谐的统一体。这样才能发挥城市道路交通的吸纳力、承载力和集散力,有些道路很宽,但两边没有“陪衬”或“陪衬”破烂不堪,只是快速通道,就会使人体会不到城市的生气,这样的道路无法聚人气,社会效益也无从谈起。道路是为人服务的,人是其活动的主体。道路景观设计主要考虑人的感受。上海最近几年对一些现有小马路的景观改造颇有成效:在原本粗陋的实体围墙上画一些抽象的图案或挂一些别致的工艺作品;在原本肮脏的街道死角种几颗毛竹、摆几块湖石,再放几张休闲座椅,花费不多,但细微处显心思。
(1)绿化地系统规划
规划绿地面积77.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51%,人均绿地10.33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社区绿地和街头绿地,面积共54.11公顷,人均7.21平方米。
新区绿地系统以自然水系和采空区为依托,以滨河绿化长廊为主轴线,高标准的沿路绿带和沿河绿化为框架,社区级中心绿地为节点,街头绿化、绿化广场为点辍的网络化绿地系统。通过滨水沿岸绿带建设,向城市内渗透,并与邻近的城市公园相连通,形成成带、成环或成片的绿化用地布局,形成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相结合的绿地体系。
(2)景观风貌规划
新区道路景观系统的规划应充分结合定远县城市特点,以采空区绿化和水环境为主线,形成“两带、一心、多点”的景观结构。
“两带”——连接岗吕坝和黎明水库的水系景观风貌带;长征路城市商业文化景观轴线视廊。
“一心”——中部石膏矿采空区和综合公园绿地。
“多点”——各社区、组团绿地。
(3)步行道路的景观建设
步行道路的出现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生机,其景观特性为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可观赏性等。可以通过街道空间形式来体现商业步行街的景观个性。如德国布莱梅古商业街狭窄而弯曲的街道形式构成了其特有的景观形象。步行街铺设材料的选择要能强化商业街的景观形象。步行街的设施设置要考虑人群多种需求,如停车场、自行车停车位、自动提款机、垃圾桶、道路指示牌、导游图、座椅等。
(三)工业园区道路规划建设
规划保留现有及规划的城市主要道路骨架,根据现已实施或已定位的道路、路段和交叉口情况,并结合地形及建设情况,从与现有和已定位道路合理衔接、减少拆迁、减少桥涵出发,对这些道路格局作局部走向的调整。规划用地内的道路呈棋盘状和弧曲线型布局,为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规划区周边道路主要有合蚌路和南外环路,合蚌路规划道路红线54米,三块板;南外环路,道路红线50米,2块板,按照快速路设计按80米控制,两侧各留10-25米绿化带。区内道路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设置,路网间距300-600米。主干道红线宽度40米,三块板,主要有曲阳东路、武庄路、范岗路。次干道红线宽度18米、30米两种形式,一块板。支路宽14米,一块板。支路在具体道路设计中可以适当调整。一条机动车道路宽度为3.5米,单侧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小于3.0米。
(四)加强老城区、城东新区和工业园区的路网衔接规划建设
1、现老城区和城东新区的路网衔接比较科学合理,随着合蚌路二期改造的建设,幸福路平顺接好,长征中路的改造建设,更加紧密的把老城区和城东新区连接在一起。
2、老城区和工业园区无道路衔接,从老城区进入工业园区只有经合蚌路通过T形道口进入工业园区。建议建好曲阳南路、曲阳东路、东城南路、工厂路和黎明路。这样老城区和工业园区就更近了,方便了工业园区上下班交通难和进城消费难的问题。
3、城东新区和工业园区现只有范岗路贯通。现就城东新区和工业园区的建成区,还需打通程桥路和建设路,这样老城区、城东新区和工业园三区就形成整体,既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又方便了市民工作和生活。
(五)建好定城四门入口道路,提高定城对外形象
四门入口是定远的门面,给入境客人第一印象,给离境客人深刻记忆,也能让居民从外地归来时有一种特殊的自豪感。搞好四门入口道路建设对改善定远形象,打造招商引资硬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四门入口道路可以规划为:东门:原定东乡政府所在地至城区;南门:严桥乡政府所在地至城区;西门:程桥光明村至城区;北门:十里铺至城区。对四门入口道路的断面形式、道路宽度、线形、绿化设计、路灯设计等都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参观多学习,尽快建好定城四门入口道路,建成迎宾大道,全方位整治出入口周边环境,给人扑面惊人和眼睛为之一亮的视觉冲击,提高定城对外形象。在调研中,我们还委托了有关设计单位初步设计了迎宾大道横截面图(详见附件四)。
(六)美化节点环境,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在城市道路中,交叉口是道路网的节点所在,是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带状空间由节点处扩大,人们的视觉也由节点处扩大,无疑城市的景观也由节点处扩展延伸,人们眼观八方,亮丽的节点,往往一下子提升城市的品位。要重点抓好曲阳大街与东、西大街交汇点、县车站处节点、龙星大酒店处节点、范岗路与定滁路(定远中学新校区)交汇点等重要节点建设,美化、亮化、绿化节点环境,增强城市美感韵味。
我县很多地方的交叉口普遍缺少行人过街等待区域,道路较宽时,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过街就会比较困难。要渠化道路交叉口,在交叉口范围内,通过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标线等方法,引导或强制不同流向的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从而将错综复杂的交通流引入到指定路径进行交通组织。
三、解决城区道路问题必须齐抓共管
第一,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道路建设“一盘棋”的思想。
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浪费也是最大的浪费。在规划的理念上要提高前瞻性。西方一些国家市政设施建设是十分超前的。象英国伦敦目前使用的城市地下管网居然是100年前设计的。而德国在解决城市道路开挖问题时就采取了较好的策略,城市实行整体规划,综合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每一个环节,要求在修建城市道路时,各相关部门必须拿出30年之内发展前瞻性的报告,供城市规划部门在制定城市道路修建计划时进行参考。为保证城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避免规划设计造成 “建设性浪费”,建议成立县道路规划建设协调委员会和论证小组。论证时可以将专家、周边居民代表等涉及到此路的相关代表人召集在一起,召开论证会。
第二,齐抓共管,不断改善城区道路环境质量。
城区道路管理的重点难点是整治。为加强县城的市容和环境管理,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要着力做到“两个结合”。
责任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在城市管理部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推行领导包片、行业包街、部门包段责任制,做到部门配合、单位联动抓管理。
整体推进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要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实行全天候保洁。市容市貌整治方面,清除有碍市容的遮阳棚、广告招牌、过街横幅。根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挂乱晒现象。在交通秩序整治方面,规范汽车、摩托车和三轮车的停靠,禁止各类车流乱停乱靠、违章占道、串线营运等行为。在市场秩序组织方面,规定各类早市、夜市经营区域,禁止沿街摆卖和其他流动经营行为,做到坐商归店、集市归场。同时,要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各单位、各业主要带头执行,管好门前道路的卫生、绿化,确保县城市容市貌整洁干净。
第三,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
加快县城道路建设,需要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大对县城道路建设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建议设立“提升城市品位,共创和谐定城”的宣传主题,电视台开设专题节目,《滁州日报》(定远新闻)开辟县城道路建设大家谈专栏。广泛深入开展“县城是我家,道路建设维护靠大家”等宣传活动,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深入宣传,让市民更多的了解县城规划、看到县城发展的美好前景,熟悉县城道路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城市意识、规划意识和城建法制观念,让“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人人自觉参与城市道路管理的良好氛围。
附件一:老城区道路规划建设控制意见一览表。
附件二:城东新区道路系统规划一览表。
附件三:社会停车场规划一览表。
本专题调研组成员:组长:许爱荣,副组长:何俊飞,成员:张秀明、张帮胜、程启国、范家志、王守叶、施 展
附件一:
老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建设一览表
道 路 等 级 |
道路 名称 |
道路 性质 |
起止点 |
长度(米) |
红线 宽度(米) |
断面形式 |
主 干 路 |
曲阳路 |
综合性 |
城北水库—合蚌路 |
3400 |
33 |
7+19+7 |
东城东路 |
生活性 |
鲁肃雕像—汽车站 |
1840 |
36 |
6+5+1.5+11+1.5+5+6 |
|
东城南路 |
生活性 |
汽车站—合蚌路 |
1090 |
40 |
6+5+2+14+2+5+6 |
|
长征西路 |
综合性 |
西外环—人民法院 |
2190 |
40 |
5+5+3+14+3+5+5 |
|
长征中路 |
综合性 |
法院—东城东路 |
1090 |
33 |
7+19+7 |
|
长征东路 |
综合性 |
东城东路—合蚌路 |
670 |
45 |
7.5+4.5+3+15+3+4.5+7.5 |
|
合蚌路 |
交通性 |
鲁肃雕塑—城南 |
5000 |
54 |
9+6+3+18+3+6+9 |
|
次 干 路 |
东大街 |
综合性 |
曲阳路—东城南路 |
650 |
25 |
5.5+14+5.5 |
西大街 |
综合性 |
曲阳路—西环路 |
2170 |
25 |
5.5+14+5.5 |
|
迎宾路 |
生活性 |
曲阳路—合蚌路 |
1030 |
25 |
5.5+14+5.5 |
|
幸福东路 |
生活性 |
曲阳路—合蚌路 |
930 |
25 |
5.5+14+5.5 |
|
严桥路 |
综合性 |
南大桥—合蚌路 |
1750 |
25 |
5.5+14+5.5 |
|
定炉路 |
综合性 |
长征西路—严桥路 |
2010 |
25 |
5.5+14+5.5 |
|
市场路 |
生活性 |
曲阳市场—合蚌路 |
950 |
25 |
5.5+14+5.5 |
|
南环路 |
生活性 |
曲阳路—东城南路 |
700 |
25 |
5.5+14+5.5 |
|
黎明路 |
综合性 |
曲阳南路—合蚌路 |
800 |
25 |
5.5+14+5.5 |
|
规划路 |
综合性 |
西环路—合蚌路 |
1150 |
25 |
5.5+14+5.5(工业园区内) |
|
沿湖路 |
生活性 |
城北水库—城南 |
4000 |
20 |
5+10+5 |
|
支
路 |
北大街 |
生活性 |
曲阳中路—西大街 |
710 |
12 |
2.5+7+2.5 |
南大街 |
生活性 |
西大街—南桥 |
540 |
9 |
2+5+2 |
|
南后街 |
生活性 |
西大街—南桥 |
560 |
12 |
2.5+7+2.5 |
|
红学巷 |
生活性 |
曲阳路—老城河 |
403 |
12 |
2.5+7+2.5 |
|
人民路 |
生活性 |
曲阳路—汽车站 |
600 |
15 |
3+9+3 |
|
城安街 |
生活性 |
西大街—南桥 |
700 |
12 |
2.5+7+2.5 |
|
富民路 |
生活性 |
定炉路—西环路 |
1600 |
15 |
3+9+3 |
|
新华街 |
生活性 |
花园湖—曲阳路 |
710 |
15 |
3+9+3 |
|
其他规划支路 |
生活性 |
|
|
12—15 |
|
|
快 速 路 |
西环路 |
交通性 |
|
3400 |
50 |
10+3+9.5+3+10 |
序号 |
道路名称 |
类别 |
走向 |
起讫点 |
长度(千米) |
红线宽度(米) |
标准横断面 |
1 |
北环路 |
主干道 |
东西向 |
合蚌路~东三路 |
3.17 |
50 |
4.0+4.0+3.25+11.25+5.00+11.25+3.25+4.0+4.0 |
2 |
幸福东路 |
次干道 |
东西向 |
合蚌路~东三路 |
2.80 |
25 |
5+15+5 |
3 |
长征东路 |
主干道 |
东西向 |
合蚌路~东三路 |
2.70 |
45 |
7.5+4.5+3+15+3+4.5+7.5 |
4 |
迎宾东路 |
次干道 |
东西向 |
合蚌路~东三路 |
2.72 |
25 |
5+15+5 |
5 |
定滁路 |
主干道 |
东西向 |
合蚌路~东三路 |
2.81 |
40 |
5.0+4.5+3.0+15.0+3.0+4.5+5.0 |
6 |
合蚌路 |
过境公路 |
南北向 |
北环路~定滁路 |
1.84 |
54 |
9.0+6.0+3.0+18.0+3.0+6.0+9.0 |
7 |
程桥路 |
次干道 |
南北向 |
北环路~定滁路 |
1.73 |
30 |
7.5+15.0+7.5 |
8 |
范刚北路 |
主干道 |
南北向 |
北环路~定滁路 |
1.61 |
40 |
5.0+4.5+3.0+15.0+3.0+4.5+5.0 |
9 |
吴庄路 |
支路 |
南北向 |
北环路~定滁路 |
1.61 |
20 |
4+12+4 |
10 |
建设北路 |
主干道 |
南北向 |
北环路~定滁路 |
1.66 |
30 |
7.5+15.0+7.5 |
11 |
东一路 |
支路 |
南北向 |
北环路~定滁路 |
1.78 |
25 |
5+15+5 |
12 |
东二路 |
次干道 |
南北向 |
北环路~定滁路 |
1.90 |
25 |
5+15+5 |
13 |
东三路 |
主干道 |
南北向 |
北环路~定滁路 |
1.94 |
50 |
4.0+4.0+3.25+11.25+5.0+11.25+3.25+4.0+4.0 |
附件三:
社会停车场规划一览表
序 号 |
地块编码 |
位 置 |
用地面积 (公顷) |
泊车 位数 |
1 |
DX-03-09 |
吴庄路与幸福东路交口西南地块内 |
0.86 |
287 |
2 |
DX-05-04 |
程桥北路与迎宾东路交口西南地块内(中心公园附近) |
0.75 |
250 |
3 |
DX-06-02 |
范岗北路与迎宾东路交口附近 |
0.99 |
330 |
4 |
DX-08-02 |
北环路与东一路交口附近 |
0.47 |
157 |
5 |
DX-09-19 |
定滁路与东二路交口附近 |
0.46 |
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