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水特色 提升城市品位
    发布时间:2011-06-11 11:26

(城市建设论坛材料之三)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特色鲜明的城市能够产生独特的城市景观,使城市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城市是定远一直以来孜孜追求的目标。

一、定城山水昔日景象

我县东、北两面环山。东为皇甫山麓,北为凤阳山脉,境内最高峰为岱山,海拔347米,西南为波状平原,丘陵地带占总面积的84%。定城地貌属江淮波状平原,地形平缓。地势东北高、南低,高差20多米,海拔高程在50-80米之间。定城北部为城北水库和泉坞山。泉坞山植被茂密,历史遗迹众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山体植被丰富,绿化覆盖率高;西部有解放水库,县城向北向西发展受限。东部、南部为波状平原,地势总体起伏不大,为县城主要发展用地。我县的老城河作为旧城生活岸线,历史源源流长,具有居民认可性与社会凝聚力。县城内有花园湖等可利用的天然湿地,能极大丰富城市风貌。水体与山体等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结合较好,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我县属北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类型。主要特点: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偏少。由于受季风影响,四季雨量分布不均,时有旱涝灾害。我县河流属淮河流域。主要有池河、窑河两大水系。县城周围的水库有城北水库、解放水库、桑涧水库、黎明水库。除城北水库作为城市水源外,其余为农业灌溉水源,总库容约0.9亿立方米。定城内河流源于水库泄洪渠道。由于城北水库本来库容不足,加上近年来县城用水量增加,城北水库放水量较少,老城河流量较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给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定远历史悠久。古为水淮夷之地,战国时属楚地,秦属九江郡,南朝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派定远将军曹世宗攻破曲阳,收复淮南失地,将西曲阳、阴陵、东城三县并为定远郡,置定远县。县名“定远”含有安定边界,收复远方失地之意。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定远县治迁至定城。宋、元属濠州,明清属凤阳府,中华民国属安徽淮泗道,1961年改属安徽省滁州市至今。定城是江淮之间的古老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有“九省通衢”之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城内名胜古迹颇多,有凤池春涨、虎石秋阴、泉坞朝云、官桥烟柳、西寺晚钟等著名景点,又有著名的北宋县衙、董槐墓、鲁肃祖母墓、戚继光亭、巽峰阁、西禅寺、文峰塔、城隍庙等等。花园湖更是风景宜人。过去的定城市容整齐、商埠林立、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成为江淮之间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清末和民国初几次大的战争,使文物古迹破坏殆尽,除花园湖风景区保存地貌外,其他名胜古迹所剩无几。

解放前,定城镇面积约1.32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98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面积和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到2007年定城镇建成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人口约14万人。在历年的城镇建设中,主要拓宽了东西大街、南大街、迎宾路,开辟了曲阳路、人民路、长征路、环城路,形成了县城的道路网,并形成了以曲阳路、东西大街十字交叉布局为中心的商业格局。从发展方向来看历年城市拓宽用地,主要依托老城向周围扩张,主要沿交通干线延伸。

纵观定远的历史:众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篇画卷和徜徉于定远的文人墨客各领风骚;建筑风貌、传统特色产品所传达的人文风情独树一帜。定远传统文化形象表现出豪放、清幽、精致等内涵,极具特色。这一点在民间艺术中也有体现。

近几年随着城东新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的框架逐步拉开。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定远的自然山水资源,力求做到显山露水,突出了生态、和谐、精致、文化的城市特色。开展了对花园湖公园、城东新区、人民广场区、新区公园等特色区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通过城市设计把各类景观串起来,努力塑造绿地景观体系。做到陆上定城逛得通,水上定城游得活,山上定城看得美。能够形成包纳真山、真水的定远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二、今日“一山三水”现状

由于缺乏对城市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手段,长期粗放式的开发建设,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冲击。破坏了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影响城市面貌,导致地方特色的丧失。

1、泉坞山“伤痕累累”。历史上的曲阳八大景观之一的泉坞朝云就在泉坞山,曾经有“山回泉流霁色开,白衣苍狗自萦回”的美景,而如今的泉坞山,远处眺望,灰雾蒙蒙;近处细观,伤痕累累。山的“一臂”已被人为地斩断,“胸部”被掘进几十米的坑槽,形成了几十米落差和几千平方米的梯坑。昔日各种鸟鸣汇集的“华美乐章”飘渺远离;成群的野生动物了无踪迹;林中肥沃的泥土“远走他乡”,裸露的岩石被劲风卷起的砂粒撞击,发出痛苦的呻吟;一座座坟莹散落在林中,一个个矗立的墓碑好象在向人们示威,这是他们的领地。机器的隆隆声,破碎石头的叮铛声,汇集成一长串刺耳的噪音;轰轰隆隆的放炮声震得地动山摇,偶见的几只受惊的白鹭发出低沉的哀鸣;枯死的树木,东倒西歪躺在地上……曾经的青山绿水,如今已是满目苍夷。尽管县人大通过有关决议关闭水泥厂,将泉坞山作为森林公园实行山体保护,可结果却是如此令人扼腕叹息,而且对山体的破坏仍然愈演愈烈。

2、城北水库“四面受困”。定城人民的大水缸—城北水库,北面斋朗地区生活垃圾和污水仍然进入水库,东北定斋路两侧仍有许多污水进库。库面农田里的化肥农药的残留物,还是源源不断地流进库中,构成面源污染。二千多米长的大坝南坡虽然铺上了草坪,但仍是杂草丛生。库下的游泳池变成了养鱼塘。一部分污水从自来水厂西边流进泄洪道,进入花园湖。泄洪道东面渠埂被乱建的居民户和垃圾堆占住。西放水涵两侧有违章建筑。几座桥下垃圾成堆,严重影响了花园湖景区的形象。

3、桑涧水库“身受威胁”。作为定城第二饮用水源的桑涧水库,周边存在着许多水产养殖场,对水体的污染有加剧的可能。特别是库内饲料网箱养鱼,使水质逐渐受污染变劣,水体受到潜在威胁。

4、南城河“一声叹息”。5275米长的南城河是蜿蜒在定城西南的一条项链。它是城市的母亲河、生命河。由于它的存在才有今天的城市,过去河两边绿树成荫、苍松翠竹衬托出定城的自然秀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河道逐渐被侵占,河内淤积日趋严重,乱搭乱建成风。目前水库泄洪只能通过80m3/S,而城北水库五十年一遇下泄流量为350 m3/S。尤其是西门大桥至南门医院更为严重,河上桥的两边简直成了垃圾场,多处生活污水仍向河床流去。更让人不解的是新架设的排污管道从河上斜穿而过,既影响了泄洪,又存在被大流量泄洪冲断排污管道的危险。人们不禁要问,过去是“九龙治水”,现在的南城河到底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三、挖掘山水特色,打造三大景区

定远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历史文化特色。两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城市独特的形态和意识。特定的历史街区和传统文化风貌是定远城市特色极其重要的构成要素,也展示了城市特有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函,使得城市富有一定的文化魅力。“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有青山没有秀水,城市没有灵气;有秀水没有青山,城市缺少生气;有青山与绿水的城市才能集灵秀于一身。

城市的个性越突出,影响的区域就越广。城市特色来自对城市的准确定位。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绿色GDP等科学理念的提出,淡化了对经济GDP的盲目追求,越发突出了城市特色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县现有景观风貌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对定城风貌的塑造要做到:展示山水精华,继承人文传统,体现宜居的花园城市。

(一)突出生态绿化重点,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因水而灵,因绿而充满美和朝气。在围绕生态绿化建设这个重点上,要全面提高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一是在深化完善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加快花园湖公园和城东新区公园建设,确保2009年全部建成并对外开放。同时加快泉坞山森林公园和桑涧水库水体的保护,加快编制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泉坞山森林公园和桑涧水库的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开展“中间完善”,在旧城更新的过程中保护定远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城市文脉在发展中得到延伸,体现出定城这座古城的传统历史风貌。以南城河的综合改造为突破口,加快环城河沿岸改造。适时启动老街区的保护性改造,逐步将我县的人文历史景点连成片、串成线。强化城市文化特色的塑造,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形象。三是结合道路建设,高标准完成南外环路、东外环路、长征东路东延等道路绿化工程。四是开展老城区主要道路大整修,进行街道综合整治,主要是对老城区内的主干街道的路面、人行道、绿化和路灯路牌等进行一次综合整修,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结合城市主要道路街景规划建设,提升亮化档次、完善亮化体系,形成绿化、亮化、美化的整体景观效应。

(二)做好四篇文章,建设三大景区

城市风貌特色是个性建设活动在城市整体形象上的反映。彰显城市特色必须从整体来思考,按照生态城市目标,建立整体的生态城市框架,是协调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塑造城市特色的基础。充分利用定远的自然山水资源,按照园林城市的要求,做好显山露水的文章。认真做好河港岸线的生态建设文章,真正做好“桑涧湖”、“城北水库两岸”、“南城河周边”、“泉坞山特色”四篇文章。以山水大环境来统一协调三大城区的景观特色,尽快形成包内真山、真水的城市特色,大幅度地改善城市绿色环境,提升城市品位。重点建设三大景区公园。三大景区是指:桑涧水库景区、泉坞山森林公园景区和城北水库南岸花园湖公园风景区。适时改造沿南城河风景带。

1、挖掘泉坞山的特色建设森林公园。泉坞山距县城五公里。泉坞山林场总经营面积6467亩,其中林业用地5812亩,森林覆盖率82.6%。林木茂盛,有松、柏、栎、合欢、黄檀、杜仲等63科104属230个品种。并有许多古树名木乌桕、三角枫、银杏等,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野生动物有白鹭、省鸟灰喜雀、獐、蛇、野鸡、野兔等。尤其是白鹭成行,飞舞穿梭林区。桑涧水库环抱林区,山水相连,自然景色迷人,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随着县城的向东发展,泉坞山已紧靠城区。它不仅是城区居民休闲旅游的好场所,而且还与滁州的琅琊山、醉翁亭和凤阳的明皇陵、韭山洞列在同一条旅游黄金线上,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省鸟灰喜鹊国庆35周年时曾在天安门广场放飞表演,为国庆观礼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受到全国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目前,此鸟仍在林区繁衍栖息,技术人员还在,只要加以训养,将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如果开发出来,必将吸引四方游客。泉坞山脚下泉水四季长流。水温长年保持在36度左右,含有多种矿物质,可以开采利用,作为饮用矿泉水,亦可建温泉,沐浴健身。名胜古迹有泰山庙、道士井等。昔日的泰山庙庙宇宏伟,香火旺盛,四方来客烧香拜佛络绎不绝。文革期间遭破坏,现遗址犹在。如果重建,游人不但能休闲娱乐且能寄愿还灵,形成旅游特色。在山南开阔地带,利用自然洼地,可建8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在山的右下方利用已采空的洼地,建造两座落差式的“天池”,增添景观,使桑涧湖和泉坞山的景区连为一体,具有别样风情。

2、打造桑涧湖景区。桑涧水库位于县城东部九公里处,集水面积72平方公里。总水面为7800亩,总库容为0.367亿立方米,坝长1060米,有南北两座放水涵。水面南岸管理处有四十多年的松柏,院内绿树成荫。库西南是岗坡起伏的1500亩老虎洼林业区,松柏四季常青,春夏秋银杏翠绿。北岸连接泉坞山。如能协调水利和林业两家合理开发,建成休闲娱乐游玩场所,就能使桑涧水库变为桑涧湖风景区。岸边垂钓,水上游艇,河水煮河鱼,土灶烧土菜,更具特色风味。

3、“三化”城北水库整体景观。城北水库位于定城北池河支流马桥河上,是以城市供水灌溉防洪和养殖等综合利用为主的水库。集水面积59.5平方公里,总库容约0.29亿立方米,总水面为8000亩,大坝总长为2080米。2004年除险加固后,坝顶铺建了4.5×2080米的水泥路,坝东西两侧建成了宝塔式放水涵。中间泄洪闸修复一新,挡水墙上已装40多盏灯,泄洪闸下建有游泳池。坝脚下新建8×1200米水泥路东达曲阳大道,坝南坡已铺了草坪,此处已成为城内居民休闲游玩的主要场所。我们建议:一是在库区内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沿岸的农田全部植树,这既能形成一条绿色长廊,一条景观带,又能涵养水源,保护水体,净化水质,消减面源污染。沿库东定斋路两边栽种各种名贵花草和树,增加大坝的亮点,减少水土流失,断绝污染源。二是在大闸东边和西涵两边再修三条南北向水泥路,使之与定炉公路连接,和花园湖连接成为一体,装上路灯,进行绿化,再将坝顶上的灯纳入城管,就能形成放大的花园湖景区。由此可见,城北水库水质净化、库区绿化、环境美化是应把握的重点。

4、分步治理开发南城河。城北水库的泄洪道,是天然的河道。从西门大桥至污水处理厂总长为5275米。其中西门大桥至南门大桥长为1285米,南门大桥至合蚌路桥长为1490米。目前,南城河被侵占严重,简直成了抛撤垃圾的场所。对此治理势在必行。首先要明确一个管理部门,去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出问题的根结,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定专门人员管理,使之不再发展。其次,要认真规划,分步实施,开辟沿河大道,建成绿化带,打造风景区,使之成为人们早晚休闲活动的场所,彻底改变人居环境,造福于民。结合地域人文资源,体现山水文化内涵,保护和治理南城河,整修河岸和桥口,桥梁形式与传统街区建筑形式相协调。城河的综合治理包括:全面疏浚十里河道、清除淤积污染、净化城河水体、合理配置滨河绿带;开辟沿河道路,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修缮石桥、河堤、河埠与临河特色建筑等,使之成为美丽、幽静的休闲活动的场所。通过综合治理开发,使南城河由“十里污水河”变为“十里玉带河”。

四、着眼长远,提升规划管理水平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产业结构重组加速。这就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积极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并对未来城市组团的功能做出合理划分。要求强化资源整合、集约集聚;强化区位优势、山水特色,塑造城市功能区特色,构筑城市功能区的“代言”景观片区,以强化不同景观地区的不同景观特色,增加城市的识别性及景观内涵。要通过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来保护规划的刚性,加强规划的战略性研究,编制出高起点、定位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规划。要健全城市规划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规划决策审批中的先期审查作用,全面实施“阳光规划”,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修编规划,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规划工作中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发挥人民政协在规划前期的咨询和实施中的民主监督作用。

规划是龙头。对于定城这样一座集历史、人文、自然山水特色于一体的城市而言,科学的规划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局部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也急需展开。城市设计要把握好局部与整体、建筑与环境、人文与自然的三位一体关系,构筑整体城市意象。

“城市和人一样,不能没有特色,越有特色就越有品位,越有知名度和吸引力,这个特色就是历史,是文化,是产业……”。过去的岁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已有一些败笔,留下许多遗憾;当今时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特色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对执政者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事实正是如此。城镇无论大小,历史是其根本,文化是其血脉,产业是其躯干,山水是其灵魂。实现城镇面貌大变样,就必须深入发掘其历史文化潜能,在具体实施中充分体现和丰富这种特色,挖掘定城山水的特色,做好山水文章,让城市的山水、历史和文化特色魅力大放异彩。把定城建设成为一个山清水秀、清新亮丽、宜人居住的新城市。

本专题调研组成员:组长:方世根,副组长:杨智勇,成员:马新民、张秀明、余斌、忽德球、刘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