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大做强我县特色农产品
    发布时间:2011-06-09 21:13

庆祝改革开放和大包干30周年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县政协特色农产品专题组

 

我县农业资源丰富,粮、油、猪、水产生产优势明显,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认识上有新突破,在理论上有新发展,在政策上有新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今年是改革开放和“大包干”30周年。3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就如何做大做强我县特色农产品谈点认识。

一、我县农业上有哪些主要特色产品

东西南北走一千,不如生在江淮间。我县地处江淮之间,国土面积2998平方公里,可耕地200多万亩,水面42.6万亩,可养面积22.5万亩,山林草场47万亩,森林覆盖40万亩;有丰富的盐、石膏等矿藏资源。可谓地域辽阔,青山秀水,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粮油棉、猪牛羊、鸡鹅鸭,鱼蟹虾、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五谷杂粮等农产品,应有尽有。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省乃至全国重要位次,国家冠名粮、油、猪大县称号。“徽远牌”瘦肉型猪誉满全国。藕塘、拂晓的“拂绿牌”花生名冠华东地区,西卅店、东桑涧大蒜曾畅销全国,永康河套林的萝卜、炉桥九头鸟蔬菜名震上海,拂晓等沿山乡镇的甜叶菊初具规模,定远的银鱼、双河的毛蟹上海畅销,网箱养殖斑点叉尾名列全省第一,三和的千张历史悠久,定远的卤鹅久负盛名。

二、我县特色农产品的现状

 1、甜叶菊。我县甜叶菊有一定的历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引进种植,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近年来,县农技推广中心对甜叶菊生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县推广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得到推广和应用。甜叶菊的种植由原来的几千亩发展到四万亩,总产达800万公斤。

2、花生。花生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6万亩左右,产量3000万公斤,主要集中在拂晓等沿山14个乡镇。栽培品种为果型适中的珍珠豆型白沙1016、海花2号和鲁花11号。近几年,由于受干旱的影响,我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短短几年内花生呈现出发展快、势头猛、市场好、效益高的态势。花生面积已发展到20万亩,较常年扩大4万亩,产量达4000万公斤。

3、蔬菜。近年来,蔬菜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大棚蔬菜2.5万亩,年产蔬菜1.5亿公斤。

4.生猪。我县是养猪大县,也是国家商品猪生产基地县。我县一直坚持把养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并取得显著成效。现生猪年饲养量达到167万头,出栏113万头,年产值近10亿元,占畜牧业总值的70%以上。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广大农民从事生猪饲养的积极性。特别是有能力的农户从事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目前,我县有龙腾、旭升两个万头猪场,并正在兴建县种畜场。千头猪场有147户;百头猪场有1200多户。成立了以仓镇、池河、藕塘、张桥等为代表的13家养殖合作组织。合作社生猪饲养量达到23.4万头。合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提高我县生猪生产组织和广大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使广大农户共同发展。

5、水产近年来我县渔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县水产品产量2.8万吨,连续四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县网箱养鱼2300箱,为全省最多,其中滁州市政府力推的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1800箱、网箱养殖花鱼骨分别为全市第一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我县的宏达公司利用温泉水进行热带鱼越冬保种年产量达到12万公斤,为全省独一无二。程桥光明渔场繁育的澎泽鲫和镜鲤为全市唯一,池塘网箱养黄鳝10000箱,也为全市最多。由于我县注重品种管理,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培训和宣传,水产品质量一直较好,因此斑点叉尾获省商检备案出口基地5处(全市仅8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1处,双河水库“旭日牌”水产品“叫响”合肥周谷堆市场。在省连续三次的抽检中质量最优。目前我县渔业已初步形成了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养殖科技化、质量标准化的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县水产品产量已达1.48万吨,今年产量可望达到3.2万吨。

三、我县特色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特色农产品重视不够

农业产业化我们说了这么多年,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我们讲了这么多年,收效甚微。在目前情况下,有的同志有了畏难情绪,有的领导没有认真研究和关注农业产业化问题。大家都说特色农产品好,却没有人真正去研究思考,讲起来一身劲,干起来没有劲。

(二)农业的比较效益低

农村费税改革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农民说,“从盘古到扁古,未见过种田不交税,国家还给补,农民从内心深处感谢党和政府”。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粮补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之风调雨顺,我县粮油生产连年增产。但农民增产难增收。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成倍上涨,种田成本日益增多,加之人均承包耕地有限,种田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因此,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经商,丢下“3861”人员,留守看家带种田。

(三)现行的农业体制制约了特色产品生产

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有其伟大的历史功绩。但要想使农民达到小康走向真正富裕,就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时代,这种体制就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21世纪的今天,人们告别了提篮小卖,买者不见卖者,卖者不见买者。这就要求发展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目前的一家一户的小块田地种植形成不了规模,更谈不上产业化经营。因此,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农业产业化,没有产业化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就形成不了特色产品的规模。

(四)特色产品未能形成规模效益,流通体系不完善

现行的农业体制以及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致使我县特色农产品生产发展缓慢,形成不了规模,没有规模效益,导致农业大县的蔬菜大部分靠从外边调入,也使我县蔬菜价格一直高于合肥、蚌埠、滁州等周边地区。由于特色产品没有生产规模,其产量始终上不去,因而无法健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流通体系,也培育不出真正的经纪人队伍。反过来不顺畅的流通环节又影响着生产规模的发展,制约着产业化的进程。

四、建议与思考

(一)提高认识,加大对发展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

随着世界粮食危机的演变,农产品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外国资本正呈现出大范围投资我国农业的趋势,这是发展农产品的机遇,也是涉及农业安全的挑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包括特色农产品的重要性,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进而解决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问题。

(二)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1、咬住甜叶菊产业这块“蛋糕”。甜叶菊糖纯天然、无热量、味道好、价格优,是世界第三代健康糖源,发展前景广阔,我县发展甜叶菊产业基础很好。一是有一定的种植历史。二是市场需求旺盛。目前世界甜叶菊市场呈加快扩大趋势,甜叶菊价格趋涨。随着对甜叶菊糖应用前景的不断开发,甜叶菊糖的需求量必将进一步扩大;三是种植条件适宜。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特定的砂壤土和气候条件,使生产的甜叶菊干叶质量好,含糖量高;四是有一定的技术保障。因此,要紧紧抓住甜叶菊产业开发不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要求,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使我县甜叶菊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达到3万吨。2、突破花生产业这一“瓶颈”。花生在我县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供给偏紧,价格上涨。我们必须抢抓市场机遇,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大力推进花生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的大关,力争总产达到4000万公斤。目前制约花生生产发展主要原因是起花生没有机械化,这种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工。山东省科研部门正在研发新型收采花生机械,我县相关部门应掌握信息,一旦投产及时推广使用,促进花生生产发展。要重点发展高油和低油花生,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努力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着力培植龙头企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创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出口创汇比重。力争3-5年使花生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达6500万公斤。

3、强攻无公害蔬菜这个“堡垒”。我县年种植蔬菜15万亩,总产1.5亿公斤,按100万人口每天人均消费0.75公斤计算,只够我县消费200天,常年缺口在1.3亿公斤。因此,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尤其是大棚蔬菜前景广阔,加之我县处于合肥、蚌埠、滁州、淮南等地之间,均是一小时都市圈内,发展蔬菜的潜力更是广阔。我县食用菌栽培资源丰富,利用充足的秸秆、花生壳、麦麸等栽培原料,大力发展蘑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生产,效益可观。我县空气清爽、水源清澈、土壤肥沃、无污染源,是种植无公害蔬菜最佳区域之一。为此,要巧打蔬菜生产的“生态牌”、“季差牌”、“特色牌”,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抢占南京、合肥、蚌埠等大中城市市场。

    4、打响“徽远牌”生猪这一品牌。一是抢抓国家各项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落实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实施良种补贴,加快良种推广速度。同时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猪场发展。二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生猪生产,健全畜牧科技服务体系和技术力量。普及三元杂交猪生产、人工授精技术、标准化饲养以及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使我县商品三元杂交猪比重达98%以上,人工受精率占配种窝次的80%以上,标准化饲养占规模猪场的45%以上。三是鼓励农民走合作化发展道路,做到信息等资源共享,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四是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形成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做好生猪疾病控制。适时掌握动物疫病动态,有效控制影响我县生猪生产的W病、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保障我县生猪生产平稳发展。

5、抓住“网箱养鱼”这一亮点。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向水多面广要效益,向水资源丰富的水域发展,让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建成以蔡桥、岱山、双河、桑涧、黄桥、解放、新集等水库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形成区域化布局,全县网箱养鱼达10000箱,产量2.5万吨,占全县总产的70%左右,把网箱养鱼产业做大。二是注意产业链条开发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种苗、网具、饲料、渔药、产品销售、加工等商贸配套服务、技术服务等一整套专业体系,使之成为我县水产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热点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推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全程化管理,把网箱养鱼产业做优,确保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四是推行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把网箱养鱼产业做强。

(三)着力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着力点在于培植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要着力抓好五大开发。

一是甜叶菊开发。以江西菊隆高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以15万亩甜叶菊生产为基地,年产甜叶菊3万吨,创产值4亿元,为农民增收3亿元。要安排有关部门加强联系争取在我县设立分公司,为菊农办实事。

二是花生开发。以藕塘花生市场和藕塘花生协会为龙头,以30万亩花生生产为基地,年产花生6.5万吨,为农民增收3000万元。组建花生深加工企业,提高花生附加值,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是蔬菜开发。以曲阳农贸市场和二龙、永康蔬菜协会为龙头,以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为基地,建立1万亩冬暖式大棚、3万亩普通大棚,年产蔬菜2亿公斤,创产值5亿元为农民增收8000万元。

四是生猪开发。进一步加大推广生猪生产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提高生猪饲养科技水平,提高生猪产业效益。加快培育生猪生产龙头企业,在我县扶持培育1-2名省级生猪生产龙头企业,创建1个生猪深加工的知名品牌。走公司十农户之路。发展生猪产业。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广大养殖户质量安全意识,创建一些无公害生猪生产小区,占稳上海、杭州等周边大中城市生猪市场。加快生猪产业化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在我县新建一个百万头生猪精深加工企业,提高生猪产业的效益,促进我县生猪发展。

五是水库网箱养鱼开发。建设以蔡桥、岱山、双河、桑涧、黄桥、解放、新集等水库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着力发展出口水产品养殖,组建水产品加工企业,提高水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入WTO后,对农产品的标准化、低残留、生产环境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为此,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跟上国内外先进水平。二要充分利用WTO规则的“绿箱”政策,提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科技体系、培训推广、检验服务、咨询服务、社会保障等建设中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作用,特别是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作用。三要注重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广和应用农业生物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组培快繁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化水平。四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名优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机制。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监控和产地证书发放工作,并在创品牌方面落实具体措施。五要加速推进农产品贮藏、加工体系创新。一方面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自动化湿控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加大对鲜销产品的贮藏保鲜力度,规避鲜销产品集中上市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现代食品工业技术为依托的现代食品工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比率和出口农产品制成率,增加农产品出口附加值。

(五)、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

如何构建一个灵活的流通体制,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流通组织网络,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十分紧迫的问题。一是建设农产品流通载体。要推出特别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大中小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多种经济组织特别是个体户、私营者进场经营,并以批发市场为纽带连接基地和农户,将经营“触角”延伸到生产领域中。二是组建规模大的具有竞争力的流通组织。要在继续发挥农村民间流通协会作用的同时,通过转制、参股等形式,重新组建一批规模大、机制活、辐射面广、效益好的跨地区农产品营销公司。三是加速培养营销人才。要通过招商引资、高薪招聘、培训锻炼等途径,尽快建设一支懂规则、善谈判、会经营的营销队伍。

 

本专题调研组成员:

  长:方世根  副组长:杨智勇

  员:梅俊华  唐仁凤      施正力

杨献华  王传尤  薛贵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