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江巷湖环湖旅游区提案的调研报告
作者: 定远政协    发布时间:2024-07-09 17:01

县政协委员邓继琴2023年提案《关于打造江巷湖环湖旅游区的建议》被列为县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11月份,县政协副主席叶有清牵头组织县政协文史委、提案委负责同志、县政府督查室、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文化旅游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发集团、连江镇、张桥镇、吴圩镇、蒋集镇等单位负责同志围绕江巷湖环湖旅游区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相关人员现场参观了江巷水库祥瑞堤、君子堤、炉桥水厂取水口、青龙河大桥、稻梦空间、水库大坝大闸、乡镇示范点等,并围绕江巷湖环湖旅游区打造召开了座谈交流会,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江巷湖环湖旅游区建设情况

(一)江巷湖风景区发展规划编制情况。

《定远县“十四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提升“地域文化+特色旅游”发展,极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通过“北沿山”风景廊道之龙,点以“南江巷绿水之睛,牵之以特色文化之珠,形成南北呼应、山水互补、文旅相融的大旅游格局: 积极谋划文旅融合项目,重点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度假、文化创意、休闲农业等旅游产品,全力打造观光型、体验型、度假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结合十四五规划,相关部门及乡镇制定了一些相关区域规划。

一是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围绕“文体旅游、生态农业、健康养老、科教科研”4个方面发展规划旅游产业,提出构建 “一廊双核、双环、六区多点”的全域旅游体系。“一廊”即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定远段;“双核”:县域旅游集散服务核心和江巷水库旅游核心。规划29个村庄建设用地2549亩。

二是县水务局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规划布置了4个坝前观景平台,建成松鹤岛、灵芝岛、龟寿岛,形成湖中围岛面积约616亩;规划修建了4道“入湖长堤”,可作观光游览大堤。

三县交通运输局规划江巷水库环湖大道、G3京台高速“四改八”项目、省道S101合淮路拟提升二级公路项目等。

四是连江镇提出“123”旅游发展规划,打造1条路蒋路“生态绿道”,打造为路陈与郭集2个安置点,建设路陈村、郭集村、连江村3个文旅集散地,规划建设花海步道、文化大礼堂、无动力儿童乐园、露营烧烤垂钓游玩基地、亲子主题民宿及餐饮、游乐综合配套集群。

五是蒋集规划打造蒋集滨湖小镇、稻梦空间旅游综合体,建设露营烧烤垂钓、采摘基地等。

六是吴圩镇在齐岗村规划房车露营基地项目。

七是张桥镇规划建设蔡桥水库环湖大道、湿地公园、湖畔森林、康养基地、房车营地、民宿度假村等区块,配套江巷旅游基础要素。

九是县农业农村局配合指导江巷湖区及沿湖乡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安排高标准农田3000亩,谋划6个人居环境示范点项目。

十是县文化旅游局前期邀请岭南园林、上海同济设计院对江巷湖旅游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旅游配套项目、旅游景观打造、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业态谋划、项目运营管理、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形象设计等各项要素进行了总体策划和简单规划。

(二)水生态修复情况。

县生态环境分局监测站每月对水源地进行月度常规检测并公示。按规定设定水源一级、二级及准保护区参数,划定定远县江巷水厂和定远县炉桥水厂水源地保护区。

(三)江巷水库景区管理情况。

县水务局联合农业农村局、城管执法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清除库区废弃物,清除非法网具,驱逐非法放牧,净化江巷水库生态环境;开展日常巡查,保护栖息鸟类;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县文化旅游局在湖区安装了旅游标识指示牌,划定道路彩虹线。积极做好旅游宣传推介和招商活动,编制了定远文旅宣传画册,正在积极与岸香国际集团对接投资相关事宜。县城发集团负责对水库养殖水面的经营管理,种植荷花5600亩,2022年实现净收入600万元。

(四)江巷水库景区产业发展情况。

江巷水库库区增放鱼苗210多万尾,年产鱼蟹150万斤以上,湖面种藕6100亩,周边村居种植食用藕7000多亩。蒋集镇发展千亩葡萄、千亩薄壳山核桃、千亩景观苗木、千亩瓜萎、千亩蔬菜产业,并开发风肉、饼折、土鸡蛋等农特旅游产品。连江镇莲藕加工项目顺利建成投产。连江镇大力发展稻虾共作产业,西湖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吴圩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水蜜桃、菊花、芡实、甜玉米等特色经济作物,九梓现代农业示范园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高埂村被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二、环江巷水库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一是缺少一份整体的科学规划。环江巷水库旅游区虽列入《定远县“十四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但不具体、不详细,各乡镇及相关部门的规划带有局限性,规划层级低,产业有冲突,缺少县级层面规划的指导,缺少建设用地、生态环保、资金项目等要素保障,多数项目规划易踩红线,工作推进畏手畏脚。

二是缺少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团队。江巷湖环湖旅游区建设牵涉面广,旅游建设涉及到众多县直单位、乡镇及职能部门,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一个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来组织领导、有序推动此项工作。

三是缺少一个牵头主管部门。目前江巷水库由定远县江巷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处管理,水面养殖由县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水库周边土地由所属乡镇管理。环江巷水库旅游区建设工作现缺少一个牵头单位,旅游开发中协调沟通不畅,库区旅游资源难以整合,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节点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推进缓慢,旅游产品处于低层次开发状态,无法形成旅游拳头产品优势,导致招商引资和融资艰难,旅游区开发进度缓慢。

四是缺少科学策划与包装。江巷水库的优势是水,在解饮用水、灌溉用水的基础上依托水做好旅游开发,这需要处理好三者的矛盾,实现三水融合发展。目前,县级层面缺少大的旅游策划与宣传包装,导致旅游招商与开发动力不足。环湖旅游开发要兼顾灌区工程,做好大水面旅游策划,充分考虑到水库蓄水后、灌区建成后的旅游规划构想。目前旅游开发仅靠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没有介入,开发资金匮乏;湖区旅游产业及产品缺少宣传策划与包装,旅游产业不配套,“食、住、行、游、娱、购”没有形成一条龙服务链,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不强。

五是缺少旅游产业的全方位配套。沿湖地带没有发挥优势因地造景,特色打卡点少;人居环境尚有短板;村居、民居、美食等无特色;集镇村居无污水配套处理设施,水生态隐患大;水库灌区工程没有打通“最后一公里”,距离智慧农业、数字水利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高标准农田“标准”不高,配套灌排设施不齐备;蒋集高速通道、吴圩至蒋集公路交通条件有等改善等。总之,发展现代田园综合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建议加快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工程建设进度,争取2024年春具备引江入库条件,保障江巷水库迅速引进长江水源;全力加快江巷灌区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024年开工建设,形成江巷水库库区、江巷灌区、江巷景区三区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一)统筹成立组织机构。建议成立“江巷水库综合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可以县委书记、县长双重担任,县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主抓日常工作,县直相关单位及乡镇主要领导作为成员,统筹推进江巷水库旅游区综合开发工作。同时,建议对江巷水库库区周边适当范围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二)统筹制定发展规划。立足做“好”水文章,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及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出发,统筹池河流域、窑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首先,规划要高起点定位,依托水,因地制宜打造健康饮水、生态养殖、水上游乐、运动休闲、健康养老、科教科研等朝阳产业,把窑河复航、金山溪谷、池河航运、北沿山风景道、陈集河水旅游等连成一体,打造旅游全水域旅游综合体;其次解决补水问题,实施县内南水北调,打通灌区,跨流域调水,真正实现水连通,以水兴城、以水兴产、以水兴旅;三是把江巷水库规划纳入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旅游规划中,把江巷水库打造成与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等齐名的水利风景区。四是以高起点规划为引领,科学编制环江巷水库旅游区分项规划,具体编制环湖风景规划、河流泵站景区规划、农业产业规划、水上游乐规划、旅游小镇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科学布局旅游产业,避免重复建设,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五是统筹开发阶段时序。在开发次序上,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公益性景区、水利设施、基础设施优先;在开发范围上,3-5年内,以江巷水库环湖公路内侧范围为核心的环库公路景区先行先试;5-10年内,以江庄、连江、吕圩、蒋集、三官泵站区域和郭集、蒋集滨湖小镇范围为主;10-15年内,基本完成130平方公里范围综合开发。在开发深度上,农业以水旱兼种模式逐步转型到水上种养殖模式,从普通品种无公害农产品转型为名特优农产品,最后延伸至加工、储运等上下游产业链;旅游宜先以公益性工程景观为主,逐步延伸至经营性游乐景观、投资性商业旅游地产、专营性品牌衍生产品和服务。

(三)确定一个主抓牵头单位。

建议由县文化旅游局牵头主抓旅游规划制定、旅游产业布局、旅游招商等活动。县城发集团、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加大对水利风景区发展的资金整合力度,合力形成攥紧五指成一拳的共建格局。

(四)加强招商策划与旅游包装。建议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好招商基础,招引景区建设经营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专业文旅集团实行整体性开发经营。整合乡镇、部门的旅游规划,在此基础上,统筹做好资金流、客源流、消费流、市场流等旅游引流策划。打好品牌宣传这张牌,力求把江巷水库景区纳入全省、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旅游线路节点中,尝试组织举办江巷水库环湖半程马拉松、自行车赛等文体赛事活动,吸引旅游人群、增强人气、扩大流量。做好引江源工程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品牌,建设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休闲农业等江淮特色旅游业态,策划现场捕涝直播、垂钓比赛、农业体验、观光旅游等旅游活动,因地制宜布置打卡点,实现月月有风景、二十四节气节节有活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拉动设施蔬菜瓜果、花鸟虫鱼、稻虾养殖、民宿、农家乐等环湖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满足游客采摘,观赏、购物、食宿等延伸消费需要。

(五)配套做好旅游开发的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建设用地保障。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保障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

二是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建议外部道路以合徐高速、国道329、路(陈)蒋(集)路、张(桥)卜(店)路形成“两横两纵”外环道路布局;内部道路要进行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旅游公共交通,科学布局公交车路线和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建设码头等水上交通,实现水路、陆路串联沿途景点。

三是完善相关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高标准建设和改造电力通讯网络,改道地下线缆传输;建设周边配套自来水管网、截污管道、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大游客中心、旅游餐饮、住宿、公厕、停车场、充电桩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环湖道路景观布置;优化河流、泵站等水利设施外观设计,打造特色水景观等。

四是加快推进灌区工程建设。江巷水库灌区工程主要职能是农田灌溉、城乡供水,兼顾河道生态补水。生态补水是发展江巷水库旅游的重要基础。江巷灌区设计范围内灌溉面积近百万亩,建成江巷灌区即是新建一个水生态景观区。

五是因地制宜布局产业。江巷水库灌区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水为主的农业产业将实现爆发式发展。一是划区发展休闲渔业。二是发展莲藕产业及莲藕加工产业。三是发展设施蔬菜瓜果、花鸟虫鱼、民宿、农家乐等环湖休闲旅游产业。四是发展稻虾、稻鳖连作模式,延伸稻米、龙虾深加工产业。五是发展水上休闲旅游产业。六是发展水牛、鸭、鹅等特色养殖,加快发展畜禽屠宰场、加工、包装产业。七是发展文体旅游、生态农业、健康养老、科教科研等产业。

六是加快项目申报工作进度。江巷湖环湖旅游区项目目前仍停留在谋划阶段,缺乏基本的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等前置要件,无实质性进展。下一步要重点做好项目的谋划编报等工作,积极争取各领域资金。当前,要积极对接省市主管部门,争取列入省市“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内容,并上报争取纳入省市相关规划和重点项目库。同时,在我县“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中充分体现项目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