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
    发布时间:2015-03-11 17:20
——2015年3月9日在定远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万瑞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攻坚“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谋求新发展,保持了经济稳步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1亿元,增长8.6%;财政收入14.2亿元,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142.3亿元,增长16.6%;规上工业增加值29.1亿元,增长16.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56元、8542元,分别增长9.1%、1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8亿元,增长65.2%。总量上,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全市前三位;增速上,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位次同比上升2位。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加大民生投入,积极探索民生工程建管模式,民生工程社会效益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民生工程组织实施蝉联全市先进单位一等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960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参保率均居全市第一位。

——重点工作推进有力。项目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市委提出“抓大项目学定远”号召。江巷水库项目建议书通过水利部审查,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金山示范园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在全市实现“三连冠”。农田水利建设再获省“江淮杯”一等奖,圆满完成全国、全市水利现场会观摩活动。粮食高产创建及增产模式攻关工作取得成效,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成功承办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五次会商会议。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进入全省先进县行列。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受到市政府表彰。

——深化改革卓有成效。跻身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被列为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全县22个乡镇26个村先行推开,二龙回族乡顺利完成试点任务。率先在全市完成工商、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衔接落实省市取消、下放审批事项38项,清理审批事项103项,精简21%。基层医改工作全市领先,率先组建县总医院医疗集团。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体系改革作为全省试点县,创造了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完善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抓项目,工业经济稳健发展。突出工业强县首位战略,夯实园区平台,注重招大引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总量快速壮大。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总数达119家。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增长17.1%。五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8%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6.3%。重大项目加快建设。34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40.3亿元,占年度计划151.6 %。10个市级亿元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华塑一期、泉盛一期稳定生产,德轮橡胶项目正式投料试车。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5个,到位资金72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5个,竣工20个。园区配套不断完善。县经济开发区新建3条道路2.2公里,铺设供水管道2.6公里,建成35KV变电站;清理入园项目25个,收回闲置、低效用地234亩。盐化工业园新建道路4公里,51栋安置楼基本完工,消防站投入运营,污水处理厂主体建成,供热动力中心、供水增压站等设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成果突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3家。华塑公司、永祥公司两大院士工作站获省科技厅批准登记。全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件。

二是聚力打基础,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力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副产品稳步增长。粮食总产达23亿斤,实现“十一连增”,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机总动力增长2.5%。规模养殖比重达68%,畜、禽、水产品产量稳步上升。规模经营快速发展。新增流转土地6万亩。新增家庭农场107个、总数达5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5个、总数达960家。建成县级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启用5个示范点应用工程、2个大田观测点。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122个,成为“省绿色食品十强县”。农田水利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小型水利工程“5588”行动计划,“泵站串塘”模式在全省推广。投入2.4亿元,完成31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扩挖塘坝2259口,清淤整治河沟87条237公里,新建、改造泵站64个;洛河、沛河防洪治理工程主体完工。

三是着力促统筹,城乡建设联动推进。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建设品质和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建设上,完成东部新城规划设计,45万平方米安置房、二中新校区等项目快速建设。体育中心等一批市政工程基本竣工。积极推进“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启动老城区“五小”改造工程,“白加黑”改造东城路等4条道路。完成东西外环等6个新建、续建道路工程。集镇建设上,炉桥镇、藕塘镇入选全国重点镇,池河镇、连江镇分别申报全省美丽宜居村庄和住建部优秀农房范例。快速推进炉桥镇“产城一体”建设,佰泰新城二期和迎新时代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基本建成。美好乡村建设上,在全省考核中位居皖北片区第一名,岱山新村建设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省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广;“定远农村有三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首版刊发。2014年度6个中心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投入6380万元,推进城乡保洁一体化,中央和省级媒体集中采访报道。基础设施建设上,滁淮高速开工建设。S101改线红塘埂至永康路、S311改线池河至高铁站、客运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75公里“村村通”道路。完成310个通信基站建设,实现县城4G信号全覆盖。

四是大力拓市场,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完善市场体系,促进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增长13.6%,增幅同比上升3位;外贸进出口总额3050万美元,增长38.6%。经营业态更加丰富。开办特色农产品网上商城,“定远老酒”等5家企业入驻淘宝滁州馆。投资10.3亿元的华塑物流园一期建成;建成远瑞广场等九大商业综合体。大润发、百大、苏果超市等商贸企业运营平稳。文化旅游有力推进。藕塘烈士纪念园一期、金山滴水寺景区、包青天廉政文化公园、池河太平桥修复、梅白鱼文化展示馆等项目基本建成;拂晓至大横山等一批旅游公路加快建设。池河梅白鱼美食文化节、藕塘令狐山民俗文化节、界牌桃文化节、蒋集葡萄采摘节等节庆旅游活动成功举办,共接待游客98万人次,实现收入6.2亿元。金融业平稳运行。徽商银行定远支行成功入驻。9家银行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达89处,初步实现全县基础金融全覆盖。完成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全县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8.5亿元,增长18.5%。

五是倾力惠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财政民生支出达34.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9.9%,增长10.9%。33项民生工程总投入16.4亿元。扶贫救困上,落实“双包”制度,推进精准扶贫,完成11.16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实施扶贫项目64个、投入资金2161万元,“雨露计划”培训1690人次,脱贫2.02万人。重点困难群体救助管理保障体系建设受到省、市积极肯定。社会事业上,积极开展人口计生新家庭计划试点。“三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成功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探索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新模式,建立流动分馆9处。建成3所乡村少年宫、6个中心幼儿园,34所标准化学校通过市级评定,选派64名教师支教农村偏远学校。代表全市参加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创下历届最好成绩。生态环境治理上,13家矿山采石场、87条生产线全部依法关闭、拆除,大黑山采矿权成功出让,非法采石采砂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新增造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4.3%,定城镇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强力推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投入奖补资金近5000万元。华塑公司等重点企业脱硫脱硝工程全面完成。加大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力度,违法用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平安定远”建设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安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开展危化品重点县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武警、消防和人防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护,地方志、工会、外事侨务、对台工作、档案、统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是努力转政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三严三实”,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四库”问题办结率95%以上。深化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市县人大议案6件、建议49件、政协委员提案149件。在全市率先开通“4412345(4912345)”百姓热线,完成了市长热线、政民互动和县长信箱整合,受理各类来电6500余件,办结率达99%。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力度,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财政资金和重点项目审计监督,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调速、要素约束趋紧、产业转型阵痛等多种压力,我们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新成就,保持了奋力争先、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良好势头。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几个班子齐心协力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向驻定部队、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定远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有效投入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优,转型升级任务重;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受到要素趋紧等多种约束;城乡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欠账较多,民生改善还有较大差距;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学习型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政府部门效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为官不为、为政不廉、懒政怠政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直接面对,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个发展”要求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展望新的一年,宏观发展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挑战严峻。但对我们来说,机遇更加难得:定远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快速上升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稳步向好向上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提速效应已显著增强,发展势能正在逐步展露,必将持续释放较快发展的活力。2015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基础设施投资向中西部倾斜,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长江经济带战略、合肥经济圈、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政策、全省列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等,为我们争取更多政策扶持带来更大空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奋进、进中求好、好中更快的总基调,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为要务,坚持精准投入扩总量,升级业态增内需,创新驱动促转型,改善民生强保障,依法行政立规范,奋力冲刺“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更富活力、更有质量、更加惠民、更可持续发展。

综合考虑,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

这个目标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与扩总量、调结构的要求相适应,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对我们来说,实现上述目标是艰巨的,也是有难度的。但是面对全县上下对加速发展和加快崛起步伐的强烈渴望,实现“十二五”目标,为下个五年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必须为之一搏。我们要更加坚定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继续发扬攻坚克难、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努力推动新常态下的新突破,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

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改革聚合力,不断增强发展新动力

改革催生发展动力、释放发展活力。今年,我们要坚持重点突破、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创造有特色、可复制的示范典型,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致力推进水利改革,积极打造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品牌。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健全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步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承接落实上级政府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深入推进权力、责任和涉企收费“三个清单”制度建设,完善追责办法,着力形成“三清单、一办法”封闭运行的制度体系。加快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进卫生、计生等机构整合。加快在盐化工业园试行一站式审批,推行“二号公章”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并轨。探索政府绩效管理改革,推进水利中心站、国有林场改革。

推进财税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实施新《预算法》,完善预算制度,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实行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切实防范债务风险。调整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由过去直接奖补具体项目改为设立专项基金(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土地节约、品牌扶持、人才工程、社会保障等。

攻坚投资领域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大力推行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加快进入能源交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民生事业等领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采取放宽市场准入、购买服务、以奖代补、贴息等多种方式,激发全民创业热潮。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落实“三证合一”,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新增民营企业500家以上、个体工商户1500户以上。

推进市场机制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稳步推进粮食、供销系统改革,妥善解决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进一步规范城市公交车、出租车运营管理。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加大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共享,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等其他改革。

(二)坚持工业总量扩张,推动经济稳定协调增长

迅速扩张总量,壮大工业体量,促进转型升级,在增量中补短板、提质量,在升级中稳增长、快发展。

坚持项目建设为纲,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全力推进“八大工程”,重点实施“十大项目”。恪守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原则,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始终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聚力推进重大项目。着眼“十三五”发展,谋划储备投资强度大、产业链条长、事关长远发展的项目500个以上。争取北沿山公路、S101西移、驷马山引江灌渠、炉桥灌区改造等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重点推进韭山220千伏输变电、北京西路延伸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倾力推进江巷水库工程,实现江巷水库项目可研获批。着力实施交通网络再造工程,力争全域交通网络规划通过省交通厅验收。推动窑河复航前期工作和滁淮高速定远段建设。着力引进重大项目。实施招大引强突破工程,围绕“5+2+X”产业招商,突出上下游配套,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对接工程,加强与合肥经济圈、皖北地区合作对接,推进共建园区。深化与央企、知名民企合作,着力承接质量效益好的项目,推进全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聚发展,引进培育一批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机构和研发中心。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以上。强力破解要素制约。融资上,做大城投、工投、农美和定丰公司资产规模,继续推进诚信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引导县内金融机构增设网点,吸引1-2家域外金融机构来县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培育企业上市,力争实现3家以上企业上市或挂牌。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全年新增贷款18亿元以上,融资10亿元以上。争创省级优秀金融生态示范县。用地上,加大六类土地清理力度,腾笼换鸟,盘活用足存量。全力向上争取指标,积极开展独立选址项目申报。用工上,深化企业招工帮办服务,多渠道引导外出农民工回乡就业,促进本地劳动力就地转移,提升劳动者职业能力和技术层次。全力编制“十三五”规划。加强24个重大课题研究,完成18个专项规划编制,衔接好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强化项目的谋划、编制、申报工作。

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着力推动工业总量扩张、质量提升,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突出工业牵引力。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进一步拉长加粗盐化工产业链,尽快形成“4+1”产业体系;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装备制造、轻纺服装等传统产业创新产品、管理和商业模式,推动同业间产能整合,实现企业上规模、上台阶、上水平。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实现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增强企业发展力。着力实施“十百千”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支持华塑公司向百亿元企业跨越,泉盛公司向50亿元企业、中盐东兴公司向10亿元企业迈进,亿元企业达40家。推进华塑一期达标、二期启动前期工程建设,力争泉盛二期、德轮二期开工。重点扶持德轮橡胶一期、雷沃重工、亚兰密封、嘉禾植物保护剂、华甬新材料、华纳化工等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县内企业“走出去”,壮大外贸主体队伍,培育外贸增长点,促进出口快速持续增长,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家。培育科技创新力。深化校企、校县合作,加大盐化工研究院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以上。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力争发明专利授权20件以上。深入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加快高端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彰显各自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县经济开发区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大力实施提质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四园一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功能布局与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工业与商贸服务业并重发展,完善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新开工10个以上、投产6个以上,实现“3322”目标。县盐化工业园以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新型化工基地为目标,大力实施基地培育工程,做好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完成盐化工基地水资源论证、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加快建设规划报批,推动产业集中、企业集群、土地集约、要素集聚。新增建成区2平方公里。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4个以上、新开工12个以上、投产11个以上,实现“55433”目标。鼓励乡镇利用农民工创业园和工业集中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展有贡献、有成长性的小微企业。

(三)坚持稳粮增收,实现农业转型发展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力推进农业园区创建工程,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持之以恒强农业、富农民。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继续开展高产创建及增产模式攻关,实施超级稻“百千万”项目,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4亿斤左右。推进粮食收储能力建设,实施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加快发展畜禽和水产标准、规模、健康养殖,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完成农产品检测中心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工程。

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响滁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围绕“四园一带一中心”规划,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加快意洋草莓工厂化育苗组培中心、江南梦生态农业、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东昌种业等项目建设。各乡镇都要建设一个核心区5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力争再创建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加快推进规模经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规范流转行为,完善流转服务平台,新增流转土地6万亩以上。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力争新组建规范化专业合作社80家以上,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10家;新增家庭农场100家以上,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5家以上。

大力实施基础配套。加快实施“八小”水利工程,重点推进47个“泵站串塘”工程建设。开展4条中小河流治理,完成28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开工2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5.3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电网和通讯设施提标扩面,完成农村道路改建28公里,“村村通”网化工程75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4 座。

(四)坚持城乡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聚力实施城镇品质提升工程,争取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提升县城建管水平。完成《定远县城总体规划(2013年—2030年)》审批。以“三治三增三提升”为重点,实施八大行动,加快东部新城建设,提升城东新区品质,推进老城区改造,争创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县。东部新城要完善规划,实现产业与规划建设同步,推进青山路等路网建设,实现3-5年拉开框架,建成6平方公里核心区。二中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推进党校新校区等项目建设。城东新区要全力推进体现定远元素、地域特色的文化街区项目,与包青天廉政文化公园、滨水休闲带和黎明湖公园等相呼应,打造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城市内涵,提升新区品位。老城区要加快棚户区改造,完善功能配套,打通曲阳路、东城路和西大街。启动城市内河道整治。改造四门出入口,完善东、西外环绿化、亮化工程和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加快推进1#地块、原麻纺厂地块、市场路西地块和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老城区地下停车场,完成城中村等安置房建设,改造市政道路16公里。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实行常态化保洁。深入推进“三城联创”,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打好基础。

打造宜居中心集镇。完成全县乡镇规划修编。深入实施集镇清洁工程,开展好“向垃圾宣战”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机制,规划建设西部乡镇垃圾集中填埋场,启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加快炉桥、藕塘全国重点镇建设,力争炉桥进入全省20个重点镇规划,推动池河、张桥、永康、吴圩等区域性中心镇和其他集镇建设。以被撤并乡镇为重点,加快政务服务分中心建设,首批完成7个以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加快建设美好乡村。持久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把垃圾收起来、污水管起来。坚持彰显乡土文化,完善提升第二批6个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全力打造第三批7个示范点。切实加强农村建房规划管理,严禁农村无序建房。坚持建管并重,健全环境整治、工程养护长效机制,把美好乡村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加快江巷水库库区移民安置点规划编制,确保库区群众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坚持培育新兴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竞争力明显提升。

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咨询评估、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业酒店、休闲娱乐、社区商业、家政服务、物业服务、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华塑物流园、安盐四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知名电商入驻,引导县内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融合发展。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商住开发。

丰富拓展旅游产品。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引进全国百强旅游公司1家以上。包装推介大横山丹霞地质公园、虞姬墓等项目,启动江巷湖生态旅游区域规划编制,加快藕塘烈士纪念园、金山滴水寺景区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创建一批特色旅游示范村和星级农家乐。开发2—3个旅游特色商品,支持池河梅白鱼等各类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力争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收入7亿元。

提升发展商贸流通。加快红星美凯龙等专业市场建设,推进北极星购物广场、恒瑞商业广场全面营业。促进城市商贸业集聚发展,规划建设商贸步行、休闲餐饮特色街区。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布点和建设工程,重点改造提升长征路等3个菜市场。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商品配送中心和直营连锁店10个,新发展农资店、农家店20家,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20家以上。

(六)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民生是发展之本,环境是发展载体。我们要以增进福祉、保护生态、优化环境为目标,努力创造幸福生活。

守住底线,织牢织密民生安全网。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巩固提升民生工程。继续抓好33项民生工程实施,加强民生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和实施效果评价,抓好建后管养,持续发挥项目效益。建成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000个。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70元。新建保障性住房2365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健全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机制,大力推进专业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巩固发展大扶贫格局。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突出问题为主攻方向,落实好“双包”制度,提高精准扶贫、定点帮扶成效。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强行业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整村推进12个贫困村,确保2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美好乡村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与传承。启动中国书法之乡创建。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质民办教育,提升师德师风。启动总医院中医内科综合楼建设。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启动我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持续推进双拥创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统筹抓好民族宗教、通信邮政、物价供销、外事侨务、对台、气象、消防等各项工作。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把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发挥乡镇综治维稳中心(站)作用。拓展“百姓热线”资源,促进网上信访,推进诉访分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夯实应急工作基础,成立盐化工业园应急救援中心。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深化“平安定远”建设,完善反恐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农村治安巡查防控,开展“一村一警”联系制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保护环境,扎实推进绿色家园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重点流域和环境脆弱地区治理,共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把新上项目能评、环评关,严格控制“增量”;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削减“总量”。加快重点企业减排项目和炉桥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盐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实现减排效益。延伸县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池河等重点流域和城北水库等重点水源地保护,推进节约用水。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大烟粉尘治理力度。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矿山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推进三和采矿区综合治理。开展古树、名花、奇石等地方特色资源保护。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完成各类造林6.1万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海润光伏、光大生物质发电等重点项目建设。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新发展天然气居民用户1万户。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利用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调整的机遇,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积极推进矿山资源开采利用,巩固矿山整治成果。

突出重点,着力办好十件实事。遵照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要求,今年要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即完善特困群体救助基金管理机制;继续实施农村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救治工程;实施少儿关爱工程;完成农村应急广播网“村村响”建设;加强农村公办养老院、福利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实施村、社区卫生室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县第二自来水厂工程建设;实施就业帮扶工程;继续实施县城“五小”工程;规划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

 

三、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法治中国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政府系统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在县委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以讲认真的态度和钉钉子的精神,共同推进依法治政、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增强法治信仰。政府系统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在尊法上更加坚定自觉,在学法上更加全面深入,在守法上更加严格自律,在用法上更加积极主动,时时处处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生命线,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政府系统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彻底摒弃人治思想和长官意识,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思想和不按客观规律和规矩办事观念,真正把法治信仰根植于灵魂深处,自觉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坚持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征求意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公告公示等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监督。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

规范执法行为。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心中无法、以言代法、粗暴执法、执法不公问题,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实践中;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切实解决好信闹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的问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执法行为自由裁量权,切实解决好“花钱买平安”、息事宁人的问题。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追究,一切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都必须纠正。要落实好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强化软环境建设,提升软实力,积极开展社会评窗口、企业评部门、群众评站所活动,持续推进行政机关效能建设。

打造阳光政务。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深入推进网络问政、网上办事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电子招投标平台建设,强化对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推进预算公开,严控“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用于促发展、惠民生。

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始终以零容忍严惩腐败,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庸官懒政也是腐败。要牢固树立奋发有为的进取意识、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改进工作作风规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四风”和“圈子文化”,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点赞”。

各位代表,面对新常态,开启新征程,迎接新挑战,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大刀阔斧抓改革,蹄疾步稳谋发展,咬定目标不动摇,只争朝夕不懈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创造幸福美好的新定远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