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133号)
王庆(拂晓乡卫生院)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县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不断增长,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日益突出,资源不足和浪费现象并存。人才匮乏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这需要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实现卫生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能够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我县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现有在编人员不到核定编制的二分之一,人员严重缺编,人才严重不足。普遍存在学历偏低、专业知识不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从知识结构上看,高级职称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缺乏学科带头人;从岗位分布来看,检验、影像等辅助科室专业人才缺乏,全科医生、中医药人才比例严重不足。
2、待遇条件差,人才流失严重。基层在编人员人均工资2000元左右,临聘人员1200元左右,还不如酒店的服务员。绩效工资比例为6:4或7:3,难以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效果,导致实施绩效工资后,大部分技术业务骨干的工资反而有所下降。许多技术骨干由于不满基层医疗机构的待遇、条件及环境,千方百计往县以上医院调,甚至自谋出路,造成现有人才的流失。加上临聘人员与在编人员同工不同酬,待遇差别较大,也造成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失。
3、服务水平较低,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总体实力差,基本医疗设备简单,防病治病的能力弱。近年来,虽然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加强“新五件”配备,但有设备无人使用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中药房未达标,中医诊疗设备配置薄弱,农村中医药服务量出现萎缩。
4、工勤技能岗位不足,占用专业技术岗位的现象突出。省人社厅和省卫生厅要求卫生事业工勤技能岗位比例缩减,而我县近年在中技学校招收的一批毕业生都是以工勤技能人员身份进入,而且多数占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影响专业技术人员选拔引进。由于执业医师考试难度偏大,许多临聘专业技术人员不能通过,也是造成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空缺。
建议:
1、加强领导,建立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把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将核定编制、招录人员、职称评聘、进修深造等房面有利于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强化政府在基层卫生事业投入职责,并纳入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中,确保卫生事业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三是加大对基层医院机构建设性投资,建设标准化的基层医疗机构。四是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保证基层卫生人才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和教师的正常平均收入水平,同时,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实现“医者有其居”
2、创新形式,搭建基层卫生人才施展才华的有效平台。一是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基层卫生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岗位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实行一流人才一流报酬,在确定工资时注重向临床一线倾斜、向学科带头人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探索院长、学科带头人岗位年薪制。二是建立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在职称评聘分开后,实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动态管理机制,增强岗位竞争,对一些优秀的业务骨干进行岗位补贴,并优先晋升职称,优先提拔任用。三是设立基层卫生人才专项基金。建议县级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作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培养、选拔、评价、奖励的专项资金,并根据财力逐年增加。四是改善高层次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建议每人解决一套周转房,由财政发一次性1至5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和每月300至1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工资标准适当高套,并在其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照顾。五是制定偏远贫困地区基层卫生人才的政策补助政策。对自愿分配到基层的大学生每年给予相应补助。
3、合理利用,盘活基层现有的卫生人才。一是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培训。以安徽省部分医学院为平台,加强现有人才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水平。成立政府主导下的“继续教育基金”。二是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采取变通办法,对基层社区、乡镇卫生院的专科医生进行免费全科医生岗位培训。三是加强对中、青年骨干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力争送出去一个人,学成回来一个人,带动提高一批人。四是加强县级医院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对口援助,加大临床带教和业务指导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城市卫生人才在晋升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之前,必须到基层医院连续服务一年”的政策规定。五是适当降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执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中考试合格线标准。
4、畅通渠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一是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加快对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努力造就出一批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力的专家型学科带头人。二是简化人才引进手续。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的进人机制;建立起引进中、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对一些偏冷门的岗位要适当降低引进人才标准,以解决岗位紧缺现状。三是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通过完善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提前晋升职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本(专)科以上医学专业毕业生和中专以上护理专业毕业生,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3年以上聘用合同的,给予解决编制,见习期可执行转正定级的工资标准,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档,并提供带薪到大医院免费进修1年的待遇。四是广辟渠道,引导医疗卫生单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采取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优秀卫生人才。
5、加快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基层中医药技术骨干培训计划,加强乡村医生中医药素质提升教育、农村中医骨干培养、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中医药知识普及化培训等有力措施,培养了一批能满足群众需求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队伍。按照国家和省的标准配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医师、规范化建设中医科和中药房,形成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推进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做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