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魏文伯在定远鲜为人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1-12-04 21:15

    无产阶级革命家魏文伯同志,于1940年3月9日由刘少奇同志改名字“魏新民”为“魏文伯”,受命委派到安徽省定远县,任华中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此时,他同定远西乡刘家桥村刘华书一家,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刘华书老太太向笔者深情地讲述道:

    我家住在安徽省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芝麻涧集镇北边三里远洛河边上的刘家桥村。父亲过世后,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在叔父的照顾下,艰难地生活着。我有个姑妈,婆家在二十里外的西卅店乡桥头杨村,姑父病逝时留有遗腹子,出生不久也夭折了。苦命的姑妈孤身一人常回娘家来帮我家做活。那时候农村非常讲究风水迷信,姑妈有一块耕地,风水先生都认定是块宝地。1940年3月底,姑妈的一个小叔子背下里把她家的那块风水宝地卖给他人作了墓地,分文不给姑妈。姑妈也是位很要强能干的人,她听说现在的县政府是为穷苦人的,就找人写好了状子,到定远县城找抗日民主政府告状,要回她那块地。

    姑妈地走到县城,向人打听县政府和县长在哪里。到了县政府,一个高高个子,白白净净,三十五六岁,外地口音的男子接待了她。那人见姑妈孤身一人来告状,很是吃惊。他自我介绍道:我就共产党领导的定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魏文伯。我们是为老百姓当家作主的,你有冤就申来,我帮你查办。姑妈激动地流出了泪水,拿出了诉状。看了姑妈不幸的遭遇,魏县长非常同情,立即派人查办。没多久,姑妈被人强卖掉的田款就被追了回来。姑妈千恩万谢魏县长。

    经过几次接触,魏县长看出姑妈是个能干诚实的农村妇女,就把她请到住处,介绍给夫人认识。魏县长用商量的口吻说:“刘大姐,我有一件事想请您帮忙:您帮我们待小孩好不好?”姑妈当即表态:“好!我就喜欢孩子!”姑妈回到我家,同我娘打个招呼,就又回到定远县城给魏县长带小孩去了。

    姑妈带的孩子是魏县长的大女儿魏小路,属虎的,此时只有一周多,正呀呀学语。姑妈把小路当成亲生女儿服侍。魏县长和夫人李静一待姑妈如同亲姐姐。魏县长是湖北人,出身贫寒家庭,非常同情穷人。李静一是安徽无为县人,三十岁不到,在抗日民主政府里负责全县妇女工作,非常的忙,经常到藕塘、大金山、沛河等地开展妇女工作,很少顾及家务和女儿小路。姑妈给魏县长带了一个多月的孩子,抗战形势发生了变化,魏县长领导的政府准备转移。他们夫妻二人说了好多感谢姑妈的话,姑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小路,回到桥头杨家中。

    1940年5月的一天,娘和姑妈带着我们在田里干活,一队新四军路过我们刘家桥村。一听说是魏文伯县长带领的军队,姑妈就要去看看魏小路。小路戴着绣有老虎头花纹的披帽,在妈妈李静一怀里抱着,头靠在妈妈的肩头。揭开帽子,小路一眼就认出了姑妈,放声叫道:“奶奶,奶奶!”姑妈激动地热泪盈眶:“我的乖乖,是我小路么!”抱过来亲她,逗她,又把她抱回家。小路在我家,你拉着,我扶着,他逗着,一起玩着,好不热闹。

    魏文伯和李静一见此情景非常高兴。抗日斗争正处在残酷激烈的阶段,魏县长正愁带着小路打仗是个负担,无处托付。他很快找来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臧德新(1928年入党的定远县第一位党员)、臧正翠等人,询问我们家的情况。在觉得我们家各方面条件都满意后,魏县长夫妇就问我姑妈:“老大姐,你们可愿收养我们的小路?”姑妈和我娘都说:“愿意收养!愿意收养!——就不知县长你俩人可舍得?”魏县长欣慰地说:“你们愿意收养,我们最放心!没有舍不得的。”就这样,姑妈和娘就收留了魏小路,对外面人就说是姑妈讨来的孩子。

    后来,魏县长夫妇还经常骑着马,带着勤务兵,包着物品来看小路。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作者:董书冰)

魏文伯同志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