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创事业 敢为人先谋新篇
——县政协常委、安徽凯源粮贸集团董事长王敏访谈
引语:王敏通过十多年的奋斗,把一个小型大米工厂发展成为拥有资产4.8亿元,年销售收入10多亿元的多领域的综合性、多元化企业。日前,我们来到了千年古镇炉桥镇,走近凯源粮贸集团公司,与王敏面对面交流,感受他带给我们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
问:据我们了解,目前在定远县,乃至全滁州市,凯源集团无论是企业规模、发展速度、经营范围,还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名列前茅。请你谈谈集团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
王敏:好的,凯源粮贸集团在发展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1992年—2006年。1992年,我创立了炉桥昌华精米厂,从事大米加工;2002年,兼并改制了炉桥油厂,成立安徽省凯源粮贸有限公司,从事大米、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粮油经营贸易。
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2010年,也是多元化发展阶段。2006年,在合肥成立安徽皖谷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拓展外部市场;在做好粮贸企业的同时, 2008年成立定远县凯源天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房地产,并在炉桥成功开发了商贸综合大市场。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以来,也是做大做强阶段。为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应对市场风险,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企业品牌优势,我与本县多家粮油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了安徽凯源粮贸集团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安徽凯源粮贸有限公司为母公司,拥有安徽皖谷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定远县凯源天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九家子公司的产业集团。形成了拥有资产4.8亿元,年生产大米和面粉能力达54万吨、粮食现代物流能力达100万吨规模,年销售收入10多亿元的综合性、多元化集团化企业。
问:企业目前生产经营情况如何?
王敏:目前,经营范围主要涉及到六个方面:即大米和面粉精深加工、系列休闲食品、粮食贸易、国家粮食储备、物流及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等业务。公司主导产品—“标王”牌系列大米畅销广东、云南等二十多个省市,深受用户喜爱。“标王”品牌是滁洲市著名大米品牌,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10年集团被滁州市列为上市公司后备单位,并申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11年集团正式列入安徽省“861”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问:听了你的介绍,我们感受到,企业能有今天的成就,一定倾注了你大量的心血。作为一家农字型企业,凯源发展到今天,面对市场的竞争、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自然灾害的侵袭等诸多挑战,个中艰辛不难想象。作为集团的领头人,你是如何抓好企业内部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的?
王敏: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是个门外汉,没有什么管理方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商界多年的摸爬滚打使我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领悟了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在企业管理中,我始终秉承,“尽己之能、尽人之智”的原则。
所谓“尽己所能”。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自身潜能。我深知创业不易,更知守业艰辛、创大业更难。为此,在抓好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我不断吸纳新的知识,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注意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我所用。通过点滴积累,塑造自我,超越自我。
所谓“尽人之智”,就是注重发挥企业管理人员的智慧,相信他们,善待他们,给他们施展智慧的平台。首先是我们广罗管理人才,高新聘请专业人才。一是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关爱,我们有些管理人员就是从合肥聘请来的,每个星期我们都实行专车接送,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在企业内部成立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员工权利;严格按《劳动法》要求,给员工购买各种保险,实施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十几年来从无发生一起重大工伤事故;完善工资分配制度,从未有拖欠工资现象。二是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和帮助,提供优良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为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提供物质支持,真正做到人尽其力、才尽其用。其次是我们注重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围绕人、财、物这三个方面来运行,在这些方面我们都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来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健康运营。科学制定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流程,建立严格的奖惩激励机制。再次是是重视职工素质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我们经常出资从外邀请专家来给员工讲课,还组织员工到外面学习先进技术。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吸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使企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与时代同步。集团拥有员工62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60多人,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占40%以上。
问: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用专业来凸显企业的优势已不是真正的优势,唯有专业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才是展示企业综合实力的最高境界。凯源集团是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
王敏:通过这些年来的发展,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因此,我们在抓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加倾力于企业文化建设。
一是致力于企业价值体系建设,塑造诚信文化。创业之初,我就确立了“诚实守信”的创业理念,一切工作,诚信为本。后来我们把它拓展为“十六字”的企业精神:即“诚实守信,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敢为人先”。把诚实守信放在首位,塑造诚信文化。为此,我们赢得了员工、客户、银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信赖和大力支持,获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被省农发行评为“AA级信用企业”和“黄金客户”等荣誉称号。
二是致力于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奉献精神。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企兴我荣、企衰我耻”这一共同的奉献理念贯穿与企业发展的过程,使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做到心手相牵,患难与共。除了我在前面提到的关心支持职工外,当职工有了特殊困难时,我们也协力相助,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致力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致力于社会价值体系建设,塑造企业形象。我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和支持,企业的财富来源于社会,应该反哺于社会,这才是企业的价值所在。为此,多年来,我们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指针,在农业发展、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抗灾救困以及捐资助学等方面,一丝不苟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些年来,我们累计捐款捐物近30万元,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滁州市捐资助学爱心人士”等称号。所有这些做法,一方面培养了企业员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树立了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使凯源集团成为一块响亮的地方招牌,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问:是的,我们看到公司荣誉室里摆满了荣誉匾牌和证书,这些都是对你付出的回报,也是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一种体现。刚才,你从企业的发展、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给我们多层面地阐释了企业的经营之道,这中间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既有喜悦,也有艰辛。一路走来,你有什么样的感悟?企业今后有什么发展规划?
王敏:凯源集团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良好发展态势,我认为主要得益于这几点:一是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是企业发展的保证。多年来,定远县委、县政府,炉桥镇党委政府以及县有关部门都热心关注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发展用地、项目申报、资金调度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为企业营造了一个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二是要诚实守信,这既是做人之道,也是经商之道。三是要敢为人先,要有创新精神,不因循守旧,这样才能为企业赢得先机。
下一步,集团将立足于当前,计划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按照“建设大工程、构筑大基地、做强大龙头、打造大品牌、培育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战略,按照“国字号”龙头企业的要求,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的大龙头,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更好更快地发展,再创新业绩,再展新辉煌。
凯源集团董事长王敏
凯源集团总部
集团办公大楼
先进的生产设备
汶川救灾捐款
集团荣誉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