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04 07:37 |
---张洪主席到定城镇开展走访调研活动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时,县政协主席张洪到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定城镇走村进户调研,开展“三同”活动,了解社情民意,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同干部群众共商改革发展的新举措,共议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蓝图。
问诊把脉,寻后进村解困良方
21日上午,张洪主席在定城镇主要负责人陪同下,到岗上村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村两委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
岗上村位于定城镇西南部,与解放村紧邻。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需要整顿的基层党组织,主要是因为该村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引起群众的不满,造成信访维稳工作压力较大。一是2013年7月份开工建设的大余水库至解放水库的饮水工程占用农田,工程完工后,耕地推平恢复进展缓慢,影响农户耕种,群众有意见;二是2013年9月份,因县政府征地,确定后沐村民组作为安置点。部分农户由于当时建设资金困难,主房没有建,现在想建房,但是有关部门不批准,造成矛盾,群众上访;三是去年镇政府在该村实施中低改项目,利用资金修建沟西村民组村村通道路,因历史遗留问题未能修建,村民不满,经常上访,难以化解。
张洪一行实地察看了后沐村民组安置点建设情况,听取了镇、村负责人的有关情况介绍。在随后召开的镇、村干部座谈会上,镇、村负责人介绍了岗上村的村情以及本次需要集中整顿的问题。同时,就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提出建议。在听取了情况汇报后,张洪指出,群众反映的都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而且都是因为县里的重点工程建设带来的矛盾。我们不能为了建设而损害群众的利益,更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维护群众的利益。他要求镇、村负责人认真查找项目建设的原始资料,尽快把情况摸清楚,把问题找准,形成一个书面材料,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召开一次协调会。同时,向县里反映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促进问题的解决。
走村入户,听老百姓吐露心声
24日下午,张洪主席在定城镇和帮扶单位县农美公司主要负责人陪同下,来到回民村走访。一到村里,就向村支部书记李桂祥询问起村里的情况。
回民村位于原斋朗乡的西北部,距县城也就20多分钟的车程。辖13个村民组,2300多人口,承包耕地8000多亩,其中60%为回族。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紧邻县城的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流转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鸡、羊、牛、猪等专业养殖场10多家,种植蔬菜的家庭农场5户。
在小可和前史村民组,张洪先后走访了穆道品、陆桂清、浦华堂、可登舟、邵永宽等农户,走访了定城镇回民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定城镇海莲养殖专业合作社。家里种了几亩地,一年有多少收入,有没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蔬菜的品种和种植技术如何保障,产品的销售市场在哪里,制约企业的发展瓶颈是什么,还希望党和政府帮助解决哪些问题?每到一户一社,张洪问得都十分仔细。
五保户穆道品夫妇,已经70多岁,妻子是外地人,在政府帮助下,几年前把土坯房改造成了现在的砖瓦房。夫妻俩每年有4000元的五保费,还有9亩多土地,温饱已基本解决,看病吃药有医保。穆道品老伴见到张洪一行来家看望,用浓重的陕西方言一个劲地表达感激之情。张洪握住她的手,问她老家还有什么亲人,平常是否联系,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老人家一一给予回答,说生活上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就是身体不好。张洪要求镇、村对像穆道品这样的群众给予更多的关爱。
“现在过得很舒服,不仅看病能报销,每月还有养老金,离任村干部还有一笔补偿金。”曾经担任过村干部,年已70的陆桂清老人与张洪一行一起围坐在干净利落的农家小院里。刚落座,陆老就打开了话匣子。“平时参不参加党组织活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没有提意见,你觉得干部身上的‘四风’问题重不重?”张洪接连问了几个问题。“都参加了,也提意见了。现在国家的政策好,老百姓的生活也富裕了。我对村里干部的工作很满意,他们经常上门服务,前两天,还把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农药送到了我家里。”陆老的回答很实在。当张洪得知陆老还在一民办学校代课兼做管理时,笑着说,您老真是多才多艺,这么大年纪还在发挥余热,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院子里一片欢快的笑声,回荡在这个绿树掩映下的宁静村落里。
在走访中,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蒲华堂及其他群众等都由衷地称赞党的农村政策带来的新变化。同时他们也反映了一些如建房、水利等方面问题。张洪认真倾听,在心里记下了群众提出的这些意见和建议。
促膝谈心,谋新农村发展蓝图
50多岁的史银海是一个头脑活络的务工者。前几年,在外地替人养鸡。看到别人靠技术赚钱,他就萌生了学好技术回乡创业的念头。2009年,在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后,回乡成立了定城镇海莲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蛋鸡饲养。几年下来,已发展为存栏7000余只,日产蛋400多斤的专业养殖场。通过辛勤劳动,不仅完成了原始积累,还在县城为孩子购买了房子,同时扩大规模,正在建设两个鸡舍。
站在鸡舍前,张洪仔细询问了老史的创业经历,鸡蛋的销售市场,蛋鸡的饲料配制,禽病的防治,扩大规模的资金等。老史都作了详尽的解答。张洪对老史敢闯敢干的劲头给予高度赞赏,同时叮嘱老史要做好禽病预防,确保创业取得成功,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之路。
今年刚到不惑之年的杨在伟是一名外地来村的创业者。他去年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00余亩土地,成立了定城镇回民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50 多个蔬菜大棚。专门生产时令蔬菜,收益颇丰。
走进生长着西红柿的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长势喜人的已经挂果的番茄秧。由于大棚封闭,花儿无法自然授粉,几位农民正在进行人工授粉。张洪与她们攀谈,详细了解技术要领,并与她们一起劳动。忙完了这里。张洪又来到辣椒大棚,与企业负责人一起看长势,话市场,谈销售。得知小杨准备再流转一部分土地种植大棚葡萄,张洪十分高兴。嘱托他要利用新技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带领周边群众一起发家致富。不善言谈的小杨憨厚地笑着,点头应允。他同时要求镇里申报项目资金,为做实做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24日晚上,张洪同回民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回民村党支部挨家挨户上门征求群众意见,发放民情联系卡,并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及时作出修建村村通道路、实行村两委负责人轮岗值班、实行村级事务公开透明等即知即改措施。张洪对村党组织切实改进作风、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乡村党员干部处在发展惠民的第一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基层干部身处群众的家门口,权微责重。你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希望你们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想方设法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拥护和赞许,推动村级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