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和蓝玉的传说
    发布时间:2011-06-11 10:06

(作者:戴颖)

 

定远县东南的二龙乡(原名王回岗),自古至今都是回族聚居之地。早在十四世纪,此地就有回民居住。明朝初年,这里还出了一位大将军——蓝玉,并在此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蓝府城(国公府)。正是这座蓝府城,铸造了一场历史悲剧和一段神奇而又悲壮的传说。蓝玉(?——1393)定远人。据《明史·蓝玉传》载:“……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蓝玉初在开平王常遇春部下领兵,临敌勇敢,所向皆捷。洪武十一年同西平侯沐英讨西番,擒敌数千,次年,朱元璋封其为永昌侯。十四年,以征南左副将军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擒元军首领。二十年以征掳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后代冯胜为大将军,行总兵管事。次年,蓝玉率军十五万征元,一直打到元主所在地捕鱼儿海,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以数十骑逃遁,擒其属下八万余人。捷报传到京师,朱元璋大喜,把蓝玉比作卫青、李靖。由于蓝玉战功卓著,被进封为凉国公。封官后,蓝玉在故乡王回岗山头建造了国公府:以岗头为中心,建金銮殿,东西一里,南北半里,坐北朝南,门前雕有石狮一对(现尚存残骸)。东有花园,西有鼓楼(此名沿悉至今)。东花园内还砌有一眼与众不同的水井,全用狗牙形砖砌成,深达九丈(现保存完好),旁有花池竹园。整个府城结构宏伟,布局精致。然而也正是这宏伟的建筑,给蓝玉带来灭顶之灾。当时朝中有小人谗言,说蓝玉“占用民田”,“多蓄庄奴、假子”,“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等,再加上朱元璋生性多疑,认为蓝玉“骄蹇自恣”,“侍宴语傲慢”,所以蓝玉所奏之事,朱元璋多不采纳。洪武二十六年,特务组织锦衣卫指挥蒋瓛告蓝玉谋反,“将伺帝出*田举事”,于是“族诛之”,“列侯以下坐党夷灭者不可胜数”。蓝玉一案成为继胡惟庸之后又一大冤案。

在蓝玉家乡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蓝玉的传说,其中广为流传的是“筚飞”的故事。传说蓝玉有一神奇的坐骑,叫“筚飞”,其形似竹竿,能日行千里。当时蓝玉在京为官,离家百余公里,常是早出晚归,并一再告诫其妻此情不得说出。其妻怀孕,引起老太太的怀疑:“我儿在京保朝几年未回,何以至此?”儿媳无奈,只得道出实情。母不信,当夜留心,果见儿回来。母叫住蓝玉说:“玉儿,京师离家甚远,你怎么能早去晚回?”蓝玉是孝子,只得道出筚飞一事。玉母要看,玉从屋檐下取出,母用手抚摸,不小心碰断了一根小枝。这下可误了大事,蓝玉翌日上朝,误了时辰。太祖大怒,击鼓聚将,时有奸臣参奏,说蓝玉私建都城,意欲谋反。太祖信之,处以谋逆之罪斩与午门之外,并灭九族。蓝玉生性聪明,传说在筚飞受伤后便预感不妙。临行前告诉其家人:“我这次回朝,性命难保。家里这一对白鸽让我带去,如鸽颈上带血而回,说明我已被杀,你们即投东花园井自尽,免遭杀戮之苦。”次日,鸽果带血飞回,全家百余人痛苦一番,全部投井自杀。据乡民说:“直到现在,每逢天阴下雨,井里就会发出嗡嗡之声,响如洪钟,响彻方圆几十里地”。蓝案发后,蓝姓被满门抄斩,受诛杀者达一万五千人之多。所剩蓝姓寥寥无几,也悉改青姓并搬迁,宗教信仰也随之改变。

在今定远之东刘铺乡,有一青家岗,百姓皆姓青,据说这就是蓝玉的后代。

成稿于县方志办: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