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市政协副主席张忠孝、李晓秋、魏国炳率由市政协专委会、市水利局、市农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治水兴滁”资政会调研组,到我县就“治水富民、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县领导郑斌、余成林、杨锋平、朱瑞明及县政协秘书长徐金祥等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会,县水务局、农委等有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会上,副县长杨锋平重点汇报了我县水利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县水务局、县农委负责人和分别汇报了我县水利建设重点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水资源不足的县情,明确提出“水利定远”的水利发展战略,围绕“把水留住、把水连通、把水用活、把水管好”的“四把”建设思路,明确水利建设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改革创新、健全机制;注重规划、统筹兼顾;规范建设、建管一体;整合对接、共同提升”的水利建设“定远模式”。全力加快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水利投资7.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倍多,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为我县连续粮食丰收和城镇建设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坚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重中之重同步推进,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58元,较2006年增幅达135%。坚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富裕农民”的发展思路,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领域拓宽、水平提高、进程加快、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势头。
郑斌对调研组一行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县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缺水易旱是定远的基本县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实施“千亿盐化”项目,打造工业强县的进程中,工业与农业、生活与生产争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水源不足依然是制约定远发展的重要瓶颈,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促成江巷水库项目尽快上马,把水留住,破解用水难题,同时,为了降低盐化工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高塘湖和窑河复航是解决我县水利问题及盐化工发展的根本大计。这两项工作牵涉面广,难题较多,仅靠定远的力量难以完成,他希望市政协能把问题反映上去,通过各方的努力,促进工作的开展,早日解决定远缺水易旱的现状。
座谈中,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我县在水利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围绕水利建设的重要地位、薄弱环节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与我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三项工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张忠孝对我县加强水利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他指出,近年来,定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把治水兴定富民作为奋斗目标来抓,初步形成了水利建设“定远模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方面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处领先地位。就下一步工作,他强调,要加强灌区配套,切实把水留住;要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要多方筹资,全社会参与,集中资金干项目;要招大引强,周到服务,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